"可能性"这一教学内容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是一个全新的内容,小学生在学习这方面的内容时,存在一定困难。所以在教学这些内容时,路老师进行了一些尝试,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多让学生动手操作,整节课都在六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上,灵活使用教材,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取得较好的效果。
创设有效的,贴近生活实际的学习情境,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时首先设计呈现“乒乓球比赛时争夺发球权的”的现实场景,以此为切入点,组织学生讨论“用猜左右的方法决定由谁先发球公平吗?”在此基础上,指出:由于乒乓球可能在裁判员的左手,也可能在裁判员的右手,所以无论猜“左”,还是猜“右”,猜对或猜错的可能性是相等的也就是猜对猜错的可能性都是1/2。从而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可以用分数表示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体会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方法。
其次在教学需要数学思考,使得“一题多用”,提升每一个题目的思考价值,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阶梯。对“试一试”中的内容进行深入挖掘,进行有效设计,让学生在这里就明白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不但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也可以用几分之几来表示。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只与“一共的个数”和“要摸到的球的个数”有关系,与其他颜色的球没有关系。设计了“在这个口袋中如果要使任意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是1/4,该怎么办呢?”这一个环节,更提升了本课内容的思考深度,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与哪些条件有密切联系,与哪些没有关联,而且将前后环节串联起来,做到知识的连贯性。
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生活问题,我们要创造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机会。因此,在课的最后老师让学生通过理解“抽奖转盘”,促使学生调动生活中的所有经验和所学的“可能性大小”知识,将其融入转盘的活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