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师生园地>>教师之窗>>继续教育
关于转发《常州市武进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1-12-09   点击:   来源: 教导处   录入者:


常州市武进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十二五”规划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为适应武进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依据国家、省、市、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及《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教师【20111号),结合我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   背景分析

(一)“十一五”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主要成绩与基本经验

“十一五”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经过教育行政部门、培训机构、学校及教师的共同努力,我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广大教师学习的意识进一步增强,参加培训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水平大大提升。

“十一五”期间的实践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政府发挥经费投入、宏观统筹的作用是教师继续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坚持服务教育发展的大局,服务教师专业化发展需求是教师继续教育发展的生命力所在;遵循教师专业发展规律,实行分层分类的教师培训体系,不断创新理论结合实践的培训模式是提高教师继续教育针对性实效性的基础;整合培训资源、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是顺利开展教师继续教育的组织保障。

(二)“十二五”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面临的形势与挑战

“十二五”时期是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目前,我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培训内容和形式与教师实际需求有一定差距;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待加强;培训体系和制度有待完善;教师参与培训的“内驱力”有待进一步激发;教师工学矛盾仍很突出,需要多途径解决;校本培训水平参差不齐,学校之间差异较大。

《常州市武进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实施,迫切需要全面提升我区中小学教师素质,尽快构建更加科学的教师培训体系和完善的培训制度,促进每位教师自主发展、终身发展,促进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提升,为推进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二、指导思想与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树立“培训为教育发展服务、为学校发展服务、为教师发展服务”的工作理念,围绕国家、省、市、区教育改革发展的任务,紧扣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战略目标,遵循“面向全员,统筹规划,分层分类,按需施训”的工作思路,突出教师师德素养和教育实践能力的提升;创新培训机制,构建分层分类、符合教师专业成长规律的培训新体系;切实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大新任教师、农村教师、幼儿教师和骨干教师培训,整体提升队伍素质,促进教育质量全面提升。

(二)工作目标

全面实施“人才强教”战略,基本构建惠及全体教师、提升教师全面素质的教师继续教育新体系和新机制,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具有现代意识、国际视野,敢于创造、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全面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三、主要任务

1.加强教师继续教育的制度建设

健全教师继续教育任务完成责任制、教师继续教育项目管理工作机制和组织体系、内容体系、评价体系;建立健全教师继续教育经费与使用管理办法;建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需求调研机制,为科学合理设置培训项目和培训课程提供依据;全面推进校本培训创新工作,构建更高效的校本培训服务体系,建立健全校本培训考核与评价机制。

2.全面提升教师继续教育质量

1)高质量完成新一轮以提高师德修养、人文素养、心理健康和专业能力为核心的全员培训。

2)加大名师名家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学科齐全的骨干教师队伍;培养一批在全省、全国有影响力的“名特优”教师,使其在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中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

3)完善区域特色的项目化、主题式培训模式。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取集中培训、远程培训、送培上门、组织名师讲学团等多种有效途径进行教师培训,全面提升教师继续教育质量。农村教师参加区级培训轮训一遍,幼儿教师参加区级培训轮训一遍。到“十二五”期末,我区教师继续教育主要质量指标达到如下水平:幼儿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学位)达40%以上,小学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学位)达78%以上,普通初中教师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学位)达8%以上,普通高中教师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学位)达20%以上,中职教师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学位)达15%以上。

四、重点工程

1.师德提升工程

继续开展“三讲三比”活动,即讲政治,比师德;讲学习,比师能;讲奉献,比贡献。积极开展师德专题培训、师德主题教育、师德承诺践诺及学校德育实践等活动,弘扬先进,树立典型,大力提升教师的师德修养。通过开设教师人文讲坛等多种途径,全面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增强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

2.全员培训工程

以农村教师为重点,有计划地组织实施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教师全员培训以校本培训为主,省、市、区集中培训为辅,网络培训为主要手段。按照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遵循教师成长规律,着力抓好新任教师岗前培训、在职教师岗位培训和骨干教师提高培训,继续开展好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保健师全员培训。加大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的培训,依托企业和高校,开展技能提升和理论提高等方面的培训,切实推动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全面开展青年教师基本功大练兵活动,建立青年教师教育教学创新激励机制,培养优秀青年教师和团队。

3.学历提升工程

充分利用绩效工资、岗位聘任、职称评审、年度考核、评优评先等工作的导向作用,并切实发挥区教师进修学校职能作用,多渠道开展教师学历提升工作。区教育局将制定本区教师学历高移计划,并将任务分解到各校。学校要根据目标任务,制定本校年度教师学历高移计划。学历提升情况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内容,在岗位聘任和职称评定中,同等条件下向高层次学历教师倾斜。学历提升情况也作为学校考核的重要内容,与学校评优评先、校长考核挂钩。

4.名校长名教师培养工程

实施名校长名教师培养工程,加强名校长名教师培养基地建设。依托教师教育资源联盟,探索优秀教师及校长的多种培养模式,通过动态遴选后备人选、集中培训、学历提升、基地校挂职、课题资助、成果出版、教学展示、教育论坛、组团出国考察等模式,培养一批有国际视野的专家型教育工作者。以“名校长名教师培养工程”为抓手,加强对名校长名教师培养基地建设的指导和评估,为名校长名教师及“双名后备人选”搭建更广泛的平台,着力培养一批能在全区素质教育中发挥引领作用,并能在全省、全国产生一定影响的教育家型的校长和教师,进而带动和促进全区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整体提升。

5.校长素质提升工程

根据学校领导干部的岗位实际、发展规律、发展现状和个性特点,采取分层分类的培训方式,组织好校长任职资格培训、在职校长提高培训、名校长高级研修、青年后备干部培训。丰富培训形式,拓宽培训途径,依托高校、区教师进修学校、区内学校实践基地和区外高层次培训机构,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开展理论与实践培训,通过主题培训、专题研究、读书汇报会、校长论坛、教育实践考察以及个案研究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培训,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6.幼儿教师素质提升工程

开展针对性的幼儿教师专项培训,突出岗位技能培训、教育科研能力培训。充分发挥实验幼儿园、示范幼儿园、中心幼儿园等优质园本课程资源的辐射作用,促进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的全面提升,五年内全区幼儿教师轮训一遍。通过园内研讨、自请专家、外派学习等形式扎实做好园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实践技能的提高。

7.教师学科素养提升工程

开展教师学科素养提升工程,实施教师学科素养全员培训。开展岗位研修、教学技能竞赛等多种培训形式,切实提高教师专业知识素养、教学素养和研究素养。五年内,将分期分批对全区中小学主要学科教师进行学科素养区级轮训一遍。

8.教师培训基地校建设工程

建设一批中小学教师培训基地学校,拓展教师培训渠道,把更多教学上或管理上有特色的学校作为教师培训基地,进一步拓展教师培训基地在提升教师学科素养及教育教学能力方面的培训功能,并逐步实现全学科覆盖。建立相应的制度和管理办法,规范和促进基地学校的培训活动开展。通过“送培上门”、“培训基地”的建设,丰富和拓展提升全区教师素质能力的渠道。

9.校本培训示范校工程

以校本培训示范校工程为着力点,引导教师根据自身特点和学校发展需求制定专业发展规划,将教师发展需求、学校发展需求和上级部门对教育的规范需求有机结合,形成上下联动的教师培训长效机制。学校积极开展校本培训工作,为教师的发展创造条件、营造良好的研训文化。区教育局将完善校本培训的管理机制,加强对校本培训工作的指导、管理和服务,探索并基本形成富有区域特色的校本培训管理机制和运作模式,评选一批校本培训示范学校,树立校本培训先进典型,形成“百花齐放”的新局面。

10.培训者队伍建设工程

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培训者队伍,通过特聘高校教师、外聘专家、聘请区内知名教师等,不断调整充实教师培训师资库。每年举办高质量的培训者培训活动,提高培训者设计策划、组织实施和管理培训的能力;加强教师培训团队研修,每年研修时间不少于72学时;通过选送外出学习、交流研讨、专题调研、挂职锻炼等形式,促使培训者树立现代培训理念,掌握培训规律及方法,提高培训教学与培训管理能力。

五、保障机制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完善组织网络

提高认识,要从我区教育未来发展的战略高度加以重视并组织实施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加强和发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定期专题研究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完善组织人事科牵头、相关业务科室和培训机构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明确校长是学校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组织指导制定本校的教师继续教育专项规划和年度计划,保障、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培训,完善校本培训,强化对教师专业发展过程的指导。

(二)加大投入,保障经费,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加大教师继续教育经费投入,建立教师继续教育经费保障制度,确保经费保障到位。建立健全教师继续教育专项经费管理制度,提高教师继续教育经费使用效益。

(三)强化管理,完善制度,形成长效机制

认真贯彻和落实国家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有关规定,各中小学、幼儿园要认真制定相关教师继续教育管理与考核办法,将教师继续教育制度的实施与教育人事制度的改革有效衔接。完善教师继续教育学时登记制度,将完成培训学时和培训考核情况作为教师资格再注册、教师年度考核和职务聘任的必备条件和重要依据。进一步完善评估体系,加强培训工作过程评价和绩效评价,对教师和校长培训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认真组织开展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研究,不断丰富培训形式,优化培训内容,完善培训方式与模式,提高培训品质,打造培训品牌,推动我区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夏溪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7号
武进区嘉泽镇夏溪花溪路   联系电话:0519-83581249   邮编:213148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