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似箭,转眼之间,踏上讲台已经有15个年头,这一路走来,有欢笑,也有泪水;有收获,也有挫折。这次通过师德师风学习,在我心里点起了一盏明灯,融动了我的思想灵魂。下面谈谈学习心得。
一、要有奉献精神
教育,首先应该是温暖的,是充满情感和爱的事业,教师应多与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爱需要教师对学生倾注相当的热情,对其各方面给予关注,爱将教学中存在的师生的“我”与“你”的关系,变成了“我们”的关系。爱使教师与学生相互依存中取得心灵达到沟通,共同分享成功的欢乐,分担挫折的烦恼。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强劲动力。爱生是衡量一个教师师德水平的一把基本尺子。怎么样爱学生?爱是一门艺术,能爱是一个层面,善爱则是另一个层面。作为教师,因此,教师要做到能爱、善爱。要爱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粒微小“闪光点”。爱要以理解、尊重、信任为基础;爱要一视同仁,持之以恒;爱要面向全体学生。“金凤凰”固然可爱,而“丑小鸭”更需要阳光,多给他们一份爱心,一个微笑,少一些说教。只有坚持这样做,才能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树起良好的师德形象。
二、要有爱岗敬业精神
教师要想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必须热爱自己的职业,把职业当成事业。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师职业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业”。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同时也是艰苦的。俗语都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工作是艰辛而清苦的,教师每天要进行着大量平凡而琐碎的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管理班级……这次师德师风教育活动,使我的思想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洗礼。是啊!我是一名教师,着眼未来,以苦为乐,甘于奉献,勤勤恳恳,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工作中去。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人,是要甘于寂寞,甘于辛劳的;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就应具有坚定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心中充满对祖国、对人民、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把崇高的精神追求作为人生的第一追求。这是师德的首要条件,也是我在这次教育学习活动中最深刻的体会。
三、要有以身作则精神
在教育中, 一切的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教师是教人怎样做人的人。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学生的精神世界起着无声无息的作用,就好比一丝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教师一定要用自己的模范作用,为学生树起前进的旗帜,指明前进的方向,点燃他们心中的火种。教师不仅要有做人的威望,人格的力量,令学生所敬佩,还要以最佳的思想境界,精神状况和行为表现,积极地影响教育学生,使他们健康成长。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因此,教师需要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率先垂范,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端庄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关爱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
四、要有终身学习精神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就要一有桶水。这就要求教师在不断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的前提下,不断学习,使自己具有“一桶”源源不断的“活水”。作为一名教师应当勤奋学习,走在时代和学生发展的前头。面对当今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技的飞跃,教师要勇于和勤于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素质,要以科学的施教知识,深入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方法等方面的知识,把教育理论最新研究成果,引入教学过程,使教育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高度完整地统一起来。所以我要求自己每天都要抽出一、二个小时来博览群书,在知识的海洋里吸取营养,提升自身的学识,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使自己成为学生心目中真正的偶像。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从事教师职业的这条道路上,我将继续努力着,再努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