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名好教师——永远的追求(花园小学 孙礼芳)
寒假,我静下心来拿起陈心想博士的教育随笔精选——《让教育多一点理想》一书翻阅。《让教育多一点理想》这本书记录了陈心想博士十多年间跨越中西、从受教到育人的心得体会,其中很多真知灼见,可以启发、巩固我们对于教育的设想和理想,值得阅读。
我翻开书的目录,浏览中不禁被“成长是独特的生命体验”、“父母要当孩子的‘贵人’”、“美国好教师的三大法宝”、“好教师的价值”、“蹲下来和孩子一起看世界”“给平凡孩子也点个赞”等这些标题深深地吸引着。
做一名好教师是我永远的追求。于是,我迫不及待地先翻到“美国好教师的三大法宝”这标题的一页细细读起来。此篇文章中陈心想博士对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院长凯瑟琳·麦卡特尼给威廉姆·唐恩出版的访谈年度教师的书——《与美国最好教师的对话》写的序言中总结的教师成为好教师的共同办法,即成为好教师的三大法宝写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与体会。读完这篇文章,我如获知己,深受启发,也深有同感。书中谈到的美国好教师的三大法宝分别是:法宝一,积极地培养师生共有的责任感;法宝二,找到个体化教学的办法;法宝三,教师要努力与每个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这是最重要的。
想到我这学期接手的三年级5班,可谓是全年级闻名的乱班,纪律差,男孩子调皮的特多;还有特殊学生多动症的;还有爱打架,脾气古怪,喜欢跑出教室躲起来,总想跑出学校的。开学前我曾经祈祷千万不能教这个班,可是偏偏领导看中了我,让我教了这个班。我无法拒绝,只能服从学校领导的安排,欣然接受了三(5)班的班主任和语文老师。我知道领导信任我,清楚我是一个有责任心的老教师才让我去接手这个谁也不愿意教的班级。还记得开学新学期工作大会上我“无巧不成书”的抽到“面对一个差班怎么办?”的演讲主题。还记得当时我在台上就说“用我的爱心和责任心去感化、培养学生。”
确实这一学期的每一天,我都全身心地投入到班级管理中去,狠抓学生的各项常规,每个星期根据学校的“八好习惯”评选星级学生,发小奖状。小奖状与学期评选“三好生”等挂钩。大多数同学的积极性大大地提高了,良好的班风、学风逐渐形成,连班上最令老师头疼的几个问题学生也都参与其中,渴望得到小奖状。班中只要出现突发情况,如同学追逐等就有同学及时向老师汇报,这样一来,学生的责任心培养起来了,班级荣誉感也增强了。由此可见,我们三(5)班师生共有的责任感在积极地培养。
我们常说“因材施教”,可陈心想博士认为换个更合适的说法应该是“因人施教”。的确如此,每个学生的个性都有差异,每个学生在学习基础、方式、特长以及家庭支持等方面都很不一样。尽管如此,作为老师还是要深入每个学生的内心,了解每个学生,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我班的陈文俊同学是全校出了名的“坏学生”,上课坐不住,不听课,专注于与课堂无关的,自己喜欢的事情,有时上课会去打扰同学,与同学斤斤计较,三句话不对就要打架了,生气了就往教室外跑,钻到某个角落,老师怎么找都找不到,发脾气时会咬人……万一和家长告状了,就是打。爸爸怪妈妈,妈妈怪奶奶,大人吵起来还会打起来,摔东西。虽然陈文俊身上有许多缺点,但是他特别聪明,只要想听课就会认真,只要想做作业,速度是飞快的,有时放学前没写多少的作业,他看到同学要排队了就“蹭蹭蹭”地写起来,有时同学还没有走,他就可以把作业交给老师了。考试成绩还是不错的。面对这样的一个特殊学生,我多与他交流,称赞他的闪光点。只要看到他的一点进步就表扬、奖励。我与他约定:第一,只要上课不影响同学,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第二,不能跑出教室躲起来;第三,当天的课堂作业完成了回家。渐渐的,陈文俊愿意与我亲近,总喜欢和我讲话,下课了,如果我在办公室,就喜欢趴在窗口看着我。我朝他笑笑,他也笑,这时的他是那么天真可爱。我还经常与他妈妈、爸爸联系,交给他们教育的方式,让他们多鼓励,表扬他,给他一个温暖、快乐的家。老师们都说陈文俊比以前二年级进步多了。我相信,渐渐长大的他在老师春风化雨的滋润下会更加健康地成长。班上还有好多个学习不自觉,学习能力差的学生。为了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我每天放学后细心地给他们查漏补缺。特别是乔鹏同学,有时一个小时,只能改对十几个错别字。一个字要改对需要反复五六次。要想让他回家改就更不会改对,因为他面对的是几乎文盲的爸爸妈妈。其实,我教的很累,但是我没有放弃,还是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地教。
我的儿子虚岁已经二十岁,而我面对的是一群十来岁的孩子。在我的眼里他们特别的可爱,是一群小天使。虽然有的调皮,但他们都爱劳动,班级工作争着抢着干,我还是喜欢他们的。有几个特别可爱的男孩,当他接受老师的任务时总会举起手,口中说道“yes,sir!”每每这时,我就忍不住笑起来,摸摸他的头,真是太可爱了。史方周的妈妈曾经跟我说过,史方周每天回家会对她说孙老师怎么怎么好,他是多少开心。听到家长这么说,我觉得这是对我工作的肯定,虽然累,虽然苦,但是我还是愿意教他们。曾经我说过想教这帮孩子两年。不过,现在有老师问我带他们几年,我说想带到毕业,因为我已经深深地爱上他们了。我和学生之间良好的关系也建立起来了。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虽然我已经奋斗在教育岗位上二十几年了,但,面对不同的学生我没有经验,需要不断地探索,追求更好的教育教学方法,追求作为一名更好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