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校园新闻>>校园动态
市庄惠芬名校长基地十三次活动在夏溪小学举行
发布时间:2019-04-26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唐春燕

解码课堂密码,内生变革力量

——市庄惠芬名校长基地十三次活动在夏溪小学举行

 

从学科教学走向学科教育

从课程建构落位课堂转型

学会与问题和平相处

学会关照教育的道理

回归成长规律的原理

寻找儿童学习的学理

我们的基地研究在希望的田野上

4月25日,常州市庄惠芬名校长培养基地第十三次活动暨武进区庄惠芬名校长工作室第二十一次活动相约在田园学校夏溪小学。培养基地的六位校长送课送讲座上门,以专业的学科素养和资深的一线经验辐射区乡村学校。本次活动对区所有学校开放,特邀江苏理工学院教育学院邝孔秀博士参加,来自山东省的13位校长一起参加了基地活动;当天活动呈现语文、数学、英语三个学科现场,向更多的学校分享基地的课堂探索与优质的课堂资源。

课堂转身,来自现场的召唤

夏溪小学三位老师聚焦“创智课堂”展示了三节主题研究课,语文教师张艳娟执教了寓情于理的《身边的小能人》,数学老师石燕金执教了情境认知关照下的《圆的认识》,英语老师张雯君执教了充满想象的《Unit7  on the farm》,在切磋教艺中获得生长。庄惠芬名校长基地的三位成员聚焦“重构课堂新样态”展示了三节示范课,常州市学科带头人西夏墅小学张丽娟、香槟湖小学郭玉娟、三井实验小学王宣艳三位副校长分别执教《大江保卫战》《确定位置》《Unit 7 Chinese Festival》。不管是张丽娟副校长情理交融、激情飞扬的语文课;郭玉娟副校长层层推进、思维可视的数学课,还是王宣艳副校长关注情境、激活表达的英语课,都将线性思维转变为多样化学习、有意义的学习、大情境的学习、基于理解的学习,呈现了课堂转身后的知识之美、思想之美、建构之美、形态之美以及儿童的生长之美,指向儿童的核心素养、关键能力以及思维品质的培养,追求面向未来教育的学习方式,都给在座老师以很强的示范和引领。

方式转变,来自赋能的力量

如何从教程变为学程,如何从课程落地课堂?庄惠芬名校长基地的三位成员给了大家立体的引领与导航,江苏省特级教师施璐嘉副校长做了题为《小学“有氧英语”教学的再思考》的专题讲座,常州市学科带头人黄亚芬做了《在真实情境中进行深度语文学习》的专题讲座、常州市学科带头人王素旦副校长做了《小学数学游戏化学习实践探索》的专题讲座;无论是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体验学习、基于合作的学习,还是大问题教学、游戏化学习、小课题学习、工具载体学习;还是结构思维、设计思维、建模思维等等;给出面向未来教育的学习方式的变革行动路径。

在常州市名校长基地领衔人庄惠芬的智慧引领下,她领衔的基地成员、名校长工作室成员校也积极进行课堂变革的探索,以研究的视角、踏实的步伐审视当下的课堂教学生活能否回应时代的要求,能否使儿童具有成长的内生力量。

学习转型,来自进阶的领航

   此次活动特邀江苏理工学院教育学院邝孔秀教授亲临现场,以学者的视角、

专家的视野进行观察研究和高远的引领。邝孔秀教授做了题为《学科本质:教学改革的内生力量》的讲座,以当天的两节数学课为案例,以数学学科为样本开讲,他剖析了数学课堂中的亮点与不足,生动地阐释了数学的本质;并由此衍生各个学科的在课改浪潮中的最佳路径——守住学科、研究学科、把握学科。邝教授使用真实可感的案例,对学科理论贴地化地分析,能很好地指导老师们的日常教学,朴实而有效,获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

基地领衔人庄惠芬校长做专题指导,朝向课堂美好的样子,寻找学习的转型路径,第一按下惯性经验的暂停键,去回溯以前没有看到的道理、原理、学理;第二要有问题视野,学会和问题和平共处,让课堂回“家”,让学习回家;第三开启经验启动键,寻找经验中的规律、经验中的珍珠;第四需要一个思维的框架,那就是采用高观点、低结构、宽路径的方式展开学习研究;第五需要基于课程标准的目标建构,基于合作探究的方式建构,基于个体需求的内容建构,让儿童活泼泼成长的课堂成为应然。

从学科教学走向学科教育,从课程建构走向课堂转型,从学生中心走向学为中心,学校变革才能落地。美好课堂来自于师生众里寻他的投入,美好课堂来自于师生心有灵犀的融通,美好课堂来自于师生轻舞飞扬的创造。庄惠芬名校长基地团队在不断探索解码,向着美好课堂漫溯。

(摄影:杨珺;撰稿:刘芙华;审核:庄惠芬)

第四版块:合影.jpg

 

第一版块 数学 石燕金.jpg

 

第一版块 语文张艳娟.jpg

 

第一版块 英语 张雯君.jpg

 

微信图片_20190425151539.jpg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夏溪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7号
武进区嘉泽镇夏溪花溪路   联系电话:0519-83581249   邮编:213148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