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师生园地>>教师之窗>>继续教育
第27届现代与经典全国教学观摩研讨会学习体会
发布时间:2019-05-06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杨丽霞

 

27届现代与经典全国教学观摩研讨会学习体会

 

11月16至18日,我有幸参加了在无锡举办的第27届现代与经典全国中小学数学观摩研讨会,和来自全国各地的近千名中小学小学数学教师齐聚一堂,共享这一听觉的盛宴。

本次活动为期两天半,在此我们近距离接触了名师,聆听他们精彩纷呈的示范课,从中领略他们不一样的教学风格,深厚的教学功底和精湛的教学艺术。使我收获颇多,受益匪浅。

在这次报告中,郑毓信教授的讲座《“深度学习”的理论与教学实践》,颠覆了我印象中的数学教育模式。郑教授说:如果人们在先前往往比较注重教学的“实”、“活”、“新”,那么,我们当前就应该更强调一个“深”字,也即应当紧扣“深度教学”的四要素。注重“联系”的观点;抓好“问题的引领”;充分交流和互动;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很好落实,努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这样一个目标。数学教师的主要责任就是“以深刻的思维启迪学生”。

贲友林,张齐华,徐斌,徐长青等14位名师的课堂教学让我对数学教学有了更深的理解。他们让学生沉浸在课堂当中、让学生自发地思考,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勇于发言……

静下心来,回顾大师的课堂,反思自己的教学,还有待提高。作为教师,首先要注重与学生的沟通,拉近教师与孩子的距离。蹲下来,把握教学的起点。贲老师所授的一节课内容不多,贲老师就做足准备让孩子课前去收集资料。自学新课通过汇报交流真正把握住教学的起点,为学生在课堂上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搭好桥、铺好路;其次,要关注学习方式的自主化、生活化。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充满着许许多多的数学知识,在教学中融入生活化的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想主动解决数学的强烈愿望。就如贲友林老师出示:圆的复习,这节课完全由学生提问,学生解决问题,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就体会感受到圆的周长,面积之间的关系,学生在自由、放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的感知、探究、发现数学问题。

现代与经典正如一场教育盛宴,不仅给我带来了巨大的收获,更给我带来了无尽的、深刻的思考,让我感受到了小学数学课堂的知识外的精深博大,学习到了小学数学教育界最为前沿的教育教学思想,为自己以后的教育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和目标。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夏溪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7号
武进区嘉泽镇夏溪花溪路   联系电话:0519-83581249   邮编:213148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