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专题网站>>书香校园 >>读书计划>>2019-2020学年
三(4)班读书计划
发布时间:2019-10-08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黄玥

一、指导思想

为了营造文明的“书香校园”文化氛围,加强学校文化建设,配合学校扎实推进“书香校园”计划,三(4)班积极开展读书活动,丰富学生们的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让他们在读书中体会到书的独特魅力。

二、读书口号:浸润读书,快乐成长

三、读书目标

让每个学生都想读书,爱读书,会读书,从小养成热爱书籍,博览群书的好习惯

四、实施步骤

(1)读书活动目标

1、对学生做好宣传发动工作,使学生认识到开展读书活动的意义,明确读书活动的目标、任务。

 2、多让学生看些自己喜欢看的书,即多一些童话、寓言、优秀诗词等,让他们在没有拘束的环境下读自己的书,培养他们的读书兴趣。

 3、让学生充分利用早晨、中午的闲散时间进行阅读,保证学生每天在校至少有半小时的阅读时间。

 4、让学生每天晚上在家里安排半小时的阅读,双休日、节假日,更要做到读书、休息两不误,使读书成为一种习惯,一种乐趣。

 5、图书角布置:要求每个同学提供2-3本书,并配好小“图书管理员”,设计些“班级图书登记表”、“班级图书借阅表”等,并及时向学生推荐身边优秀的读物,在班级中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6、在每天的晨诵时间里,让学生轮流把读过的经典故事或是学生认为比较好的文章在班级里诵读交流,并做好记录和及时的评价,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7、定期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向同学介绍有意义的书籍,评选出班级读书之星。

 总之,通过开展读书活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使读书成为一种乐趣,一种风气,一种氛围。让好书伴随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2)读书目的

 1、通过读书活动,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教育创新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

 2、通过读书活动,使自己业务精良,胜任新课程教学,成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充满生机活力的小学教师。

 3、通过读书活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教师职业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

 4、通过读书活动,丰富自身人文涵养,强化自身修养,使自己的精神世界变得更为丰富多彩。

 5、通过学习教育理论,使自己登高望远,高屋建瓴,指导与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激发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对教育问题的批评性思考,努力转变思想观念、思维模式,进行教育创新;

 6、通过学习教育理论,丰富自己的人生,让生命在阅读中更加精彩!

 7、通过学习教育理论,提升自己的理论和实践水平,推进学校课程改革进程,全面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促进学校不断发展。

 8、通过读书学习,不断地为自己“充电”、“蓄能”、“吸氧”、“补钙”,不断引入“源头活水”,使自己的观念跟得上时代发展的“快车道”,使自己的知识适应于今天的教育教学工作。

 9、以读书学习修身、养性、怡情。通过多读书、读好书,增长知识,增加涵养,优化气质,善于思考,远离浮躁,使人生高尚,使生命丰厚而实在。

 10、欲求教学好,先做读书人。用心读书,夯实文化底蕴,提高专业化水平,让读书成为生活的习惯,让读书的好习惯成为终身享用不尽的财富。

 三、读书内容

 1.一年中,至少精读二本著作,即《教育走向生本》和《青少年心理学》。

 2.认真阅读,《心灵鸡汤》《有想法更要有办法》《爱的教育》等多种教育教学读物。

 3.进课堂,向老师们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先进的教育教学方式。

 四、读书措施

 1.认真读书。让读书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做到每天必读1—2个小时。

 2.勤于动笔。要用心读书,联系教育、教学以及学校管理实际,勤写读书心得。

 3.参与交流。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读书活动,在合作、交流、互动中共同提高。

 4、坚持做好读书笔记,摘录教育教学信息,以新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并能参加教师读书成果展,使自己不断成长,成为一名文化底蕴深厚的教师。

 5、充分发挥网上资源共享的优势,经常上网学习,了解各种读书信息。

 6、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读书活动,主动与同事交流,利用集体备课、业务学习、教研活动的时间,积极和其他老师交流自己的学习体会与心得,多反思,多总结。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螺旋上升,与教育教学工作有关的先读、精读,政治理论、古今中外文学名著选读、略读、速读。

 时代呼唤我们读书,肩负着教育重担的职业要求我们读书。作为一名教师的我,将时刻与书香为伴,享受读书,以读书增智慧,以读书促涵养,以读书厚底蕴。让读书,时刻在自己的生命深处亮起一盏指引的明灯。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夏溪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7号
武进区嘉泽镇夏溪花溪路   联系电话:0519-83581249   邮编:213148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