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武进区夏溪中心小学综合督导评估的报告
2006年4月17日~4月19日,常州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办公室根据常教督(2002)7号文件精神,组织评估组于2006年4月17日~4月19日对武进区夏溪中心小学进行了综合督导评估。在督导评估期间,评估组听取了校长戴福春所作的《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创办特色学校》的学校工作汇报,现场观摩了升旗仪式、课外兴趣活动,巡视了校容校貎、设施装备,查看了学校的食堂和学生宿舍,成员分工查阅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台帐资料,分别与夏溪中心小学部分教师与学生进行了个别交谈,45名教师、100名学生和100学生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深入课堂听课21节。
通过上述活动,评估组成员依据《常州市小学督导评估细则》(2006年修订稿),对学校的办学条件、学校管理和办学质量等方面进行了评议和汇总。评估组成员对夏溪中心小学的总体印象是:学校在“花木文化”的氛围中,以“树木树人”作为学校内涵发展的目标。领导班子坚强有力,是“树木树人”的先导;教师队伍成长迅速,是“树木树人”的关键;育人环境优美开放,是“树木树人”的物质基础;学生快乐成长,实现着“树木树人”的追求。具体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夏溪中心小学创建于1907年,2000年易地重建。2001年被评为“江苏省实验小学”,先后获得“教育部课程改革与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研究科研校”、“常州市德育先进学校”、“常州市依法治校先进单位”、“常州市巾帼文明示范岗”、“常州市绿色学校”、“武进区文明单位”、“武进区‘团结、廉洁、开拓’好班子”、“区教育质量评估二等奖”等荣誉。目前,学校共有26个教学班,1038名学生;教职员工57名,其中,本科学历12人,大专学历41人,大专学历以上人数占教职工人数的93%,有中学高级教师职称的1人,有小学高级教师职称的29人;校园占地面积57276平方米,生均55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2800平方米,生均12.3平方米;教学用房4785平方米,活动场地20000平方米,绿化面积16800平方米,占校园占地面积的29.3%;专用教室27个,总面积2376平方米;计算机82台,建有与广域网相连的校园网;田径场环形跑道400米,操场直径100米,共6道,有水泥篮球场3面;图书馆藏书23000册,生均25册。
二、主要成绩和特点
(一)领导班子理念先进、责任感强
十年树人,百年树人。一所拥有百年历史、积淀了丰厚文化底蕴的老校,在一个有思想、有活力的领导班子带领下,依托“花木文化”,融合本土资源,如今又绽放新绿,焕发青春。
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是“树木树人”的先导。
学校领导班子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们以提供与地方经济相匹配的教育、造福夏溪人民为己任,提出了“以人为本、面向全体、课程统整、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实施了“为学生、学校及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管理目标。班子成员有的睿智而有魅力,有的善思而有见解,有的温和而解人意。他们业务精良、各具特长、心理相容、优势互补,团结协作,组成了一支具有凝聚力、富有战斗力的领导集体,带领干部与教职员工,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共同实现教育的理想与追求。
学校领导班子有独特的办学思想。他们抓住夏溪本土花木资源优势,构建了学校“花木文化”,让学生在“花木文化”中释放真我,张扬个性,学校的办学特色逐步聚焦,逐步走向文化视野。办学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管理的跟进。近年来,学校实行“严”制度、“软”管理,宽松、和谐、民主,形成了刚柔并济的管理特点,为创造适合教师发展的、和谐而进取的人文环境,起到了主流导向作用。
在教师问卷调查中,认为“学校办学思想端正,办学目标明确,得到全体教职工认可”的占100%,认为“领导班子民主、廉洁、责任感强、能力强、威信高”的占97.8%。
(二)教师队伍春华秋实,朴实无华
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成为“树木树人”的关键。
1.教师的工作动力源于他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夏溪镇是全国著名的花木之乡,得天独厚的花木资源,为当地老百姓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入。夏溪中心小学相当一部分老师,都有着良好的家境。在这种背景下,他们依然爱岗敬业,执著追求,坚守讲台,默默耕耘,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着人生的价值。沉甸甸的责任感让夏溪这群教育人,痴情地从事着这份清贫而又光荣的事业,追求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朴实境界!
2.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为了让教师尽快实现经验型向学习型、研究型转变,学校通过建立校园网站,设立电子信箱,成立年级备课组,固定集体备课时间,为教师提供学习时空,引导教师积极开展课题研究。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校际考察,教师们克服课务重、压力大、时间紧等困难认真投入,真实有效的各项研究活动转变着教师的观念,提高着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他们还通过学历高移,不断提升自身修养。目前,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教师占全校教师 95%,各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占全校教师的29%。这次督导评估组听课21节,经过认真评议打分,好课率达86%。
3.夏溪小学的老师对学生质朴的爱,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敬业精神为人称道。从交谈中我们了解到,学校老教师工作精益求精,任劳任怨,默默无闻地站好最后一班岗,为青年教师树立了榜样;中年教师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充分发挥骨干示范和传帮带作用,成长很快;青年教师虚心好学,大胆探索,勇于实践。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多年来,夏溪中心小学的老师们,默默无闻地甘当朴实的落红,化作润泽肥沃的春泥,在完善自我的同时,滋养学生的心灵,促进学生不断长成参天大树。在家长问卷调查中,认为“教师关爱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的占100%,认为“教师教学态度认真”的占98%;学生问卷调查中,认为“教师关爱学生”的占100%,认为“教师的教学方法生动活泼”的占100%。
(三)校园环境布局合理,风景独好
优美开放的育人环境奠定了“树木树人”的物质基础。
1.富有美学构思的学校建筑。学校整体布局和谐统一。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和植物园区四区分开,视野开阔,色彩和谐,富有品位,令人赏心悦目;教室宽敞,采光良好,走廊宽阔,便于活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每层教学楼都配有多媒体教室,方便快捷,使用效率高,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2.富于文化特色的学校绿化。学校四季常青,花开不断。日月廊、博士厅、曲水流觞、古树名木组成了校园内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由不同色块的植物组成的世界地图更是独具匠心。校园内,红的枫,青的树,黄的花,绿的草,色彩缤纷,生机盎然,美不胜收。真正实现了环境的育人价值。此外,学生随年级升高栽下棵棵小树,与它们一起成长,形成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场,凝聚着学校的人气,记载着学校的历史。
3.缔造爱美开放的学校文化。学校门厅、雕塑、板报、专栏的创意设计,彰显了学校的文化,与“爱美”的校风及走向世界的愿景相互渗透,与师生的精神风貌一起构成了学校独特的风格,形成了学校鲜明的特色和独有的文化。
(四)学生发展,百花齐放,春色满园
不断追求“树木树人”的目标,让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
1.努力开展贴近学生实际的德育活动。学校着眼于“实、小、细”,整合地方资源优势与德育活动课程。学生养成教育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十好”标准的设立,“十好星星”的争创活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文明素养。“小标兵”、“小卫士”、“小伙伴”、“小公民”四小活动的开展以体验教育为载体,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锻炼成长。“心语小屋”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关注心理健康,润物无声,大爱无痕。此次调查问卷中,99%的家长认为学校、教师非常重视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反映出很高的满意度。
2.着力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校本课程。学校积极依托特有的教育资源——花木文化,发挥它的特点与文化的影响力,带动学校课程建设,形成学校特色教育体系。积极编制校本教材,提供适合学生的学习内容,通过课程实施,营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提高了学生的鉴赏能力,塑造了有发展潜能的学生群体,满足了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发展需求。博大精深的花木文化正在为塑造学生的精神世界涂抹亮丽的底色。
3.大力推进主题式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是学校教育的有机补充和深化,学校建立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引进社区资源,外聘专业人士,引领学生动手种植花木、学习管理与经营,并创造性地运用于生活,为自家小园设计绿化,“叶拓想象”、“叶贴幻想”、“花木书画”、“彩泥花木”等主题式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较强的劳动素养,广泛的实践能力,独特的审美情趣,促进了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在省“金钥匙”杯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有15名同学获单项奖,小学生足球比赛成绩独树一帜,获得了区第一名、市第二名。
三、几点建议:
1.夏溪中心小学充分利用全国著名花木基地的地域优势,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特别是校本课程的开发已独具特色。建议在此基础上拓展这一研究空间,加强对学科课程、校本课程、活动课程的统整,使之更系统、更综合、更深入、更扎实,形成点面结合,重点突出,网络化的学生素质教育体系,以真正形成花木文化,创建品牌学校,走向世界。
2.为满足两所生源不足200人的村小的课程设置的需求,中心校目前存在结构性缺编问题,专职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学校应在积极争取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理解与支持的基础上,加强专职教师的配备与兼职教师的培训力度。
3.夏溪镇政府全额承担了学校教师的工资、奖金,在学校建设上大手笔,大投入。食堂造型美,面积大,通风好,但厨房内部设置结构不合理,设施不齐全。为把住食品安全关,保证学生健康,厨房改造刻不容缓,学校要认真研究,做好改造规划,请镇政府给予重视与支持。
依据《常州市中小学督导评估细则》,督导评估组进行了认真督评,确定武进区夏溪中心小学综合督导评估等第为优秀。
常州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办公室
2006.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