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自我保护 安全与我同行
自1996年起,我国确定每年3月份最后一周的星期一,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
同学们,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是一个万物复苏、百花争艳的季节。但一到春天,各种传染性疾病容易高发,人的生理反应迟钝、心理疲乏,再加上任何时候都可能存在的病菌、不洁饮食、交通事故、火灾隐患、不良习惯以及社会上的违法犯罪行为等,这些都是我们身边潜在的危险因素。下面我来谈一谈我们同学应如何强化安全意识,学会自我保护。
一、居家、外出安全
在家时,同学们要学会水电、煤气的正确使用方法,睡前检查关闭门窗、煤气阀门。要养成进出家门随手关门的好习惯。外出游玩时要征得家长同意并将行程去处告诉父母,说明回家的时间;上学、放学要与同学结伴同行;不单独与素不相识的人同乘无人看管的电梯;不搭乘陌生人的便车,不接受陌生人的钱财、玩具、礼物或食物,有驾车的陌生人问路,要与其保持一定距离,不可贴近车身。不独自通过狭窄街巷、昏暗的地下室,不独自去偏远的公园、无人管理的公共厕所。不要把家中的钥匙挂在胸前。
二、饮食安全
春天是各种病菌活跃的季节,是传染病的高发期。不要贪图便宜或方便,或者因为挑食,随意在路边摊点就餐,学校要求同学们不吃油炸摊点的食物。有些同学因为养成不良的饮食习惯,以至于影响身体健康,分散学习精力,导致成绩下降。
三、交通安全
1、我们要认真学习交通安全的法规,遵守交通规则,加强安全意识,树立交通安全文明公德。
2、当我们徒步行走于人来人往的马路时,请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在马路上嬉戏打闹。
3、当我们过马路时,多一份谦让与耐心,不闯红灯,走人行横道,绝不能为贪一时之快,横穿马路。
4、严禁12周岁以下的学生骑自行车。放学回家一定要排好队。
四、在校安全
尽管校园相对来说是一个安全的地方,但如果我们在上课和活动时违反规定,还是存在安全隐患的。因此要求同学们在接触带电设备和上体育课、实验课及参加课外活动、集体活动时,一定要严格按规定操作,听从老师指挥,特别是做实验、利用刀具手工操作,以及进行强度大、对抗性强的体育活动时,一定要有安全意识,绝对不可违反操作和运动规程,或打打闹闹。还有我们每天出操时上下楼梯、绝对不可以推搡玩闹,不可说说笑笑,不可把手插在口袋里跑步,不可因系鞋带等原因突然停步蹲下。如果一个人摔倒,就可能倒下一大片,某些地方出现的群死群伤事故有些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发生的。所以要求每个班级保持一个整齐的队形,按照学校的指示进行课外活动。
五、网络安全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已经出现了许多各色各样的社交网站。我们一定不能擅自与在网上认识的陌生人见面,也不要随意将自己的个人信息告诉对方。面对花言巧语,一定要有自己理性的判断,避免对自己造成伤害。
同学们,热爱生活,珍爱生命,让我们从遵守校规校纪做起,从自身安全的每一个细节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