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课题网站>>区级课题>>小学英语综合版块教学方式的研究>>理论学习
Cartoon Time板块教学中存在问题及分析
发布时间:2019-06-04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赵肖乐

区级课题名称 小学英语综合版块教学方式的研究

研究活动情况登记表

2019.6.4

   

级部办公室

主持人

赵肖乐

活动形式

培训沙龙

参与人员

课题组成员

研究主题

Cartoon Time板块教学中存在问题及分析

 1、板块功能定位不准,与故事教学平均用力

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在教学Cartoon Time板块时采用了和Story Time大致相同的教学方式,对词句、语言知识点的讲解面面俱到,甚至设计层层任务链,让学生通过反复阅读文本完成阅读任务,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解读文本。Cartoon Time一般都会安排在每单元第三课时综合板块进行学习,很多教师由于在该板块的处理上花费时间过多,从而导致整节课其余教学内容无法完成,课堂时间分配不合理等现象。这些做法反映出教师对板块功能定位不准,同时也违背了编者的编写意图,也不能凸显单元各板块教学的逐步提升和推进。

2、学生自读自悟的过程缺失

许多教师对Cartoon Time板块处理时忽视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低估了学生的知识建构和学习能力。故事本身没有影响学生理解的词汇和语言知识点,学生在自读过程中能读懂故事,但教师还是习惯于对这些知识重复讲解,并以机械朗读、大量作业练习的方式处理,学生始终在教师的指导下紧张的学习,失去了自主阅读的机会,体会不到故事带来的乐趣。这种现象不仅出现在常态课上,在一些公开课中也屡见不鲜。这样不但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反而会在一定程度上扼杀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3、缺少对文本有趣之处的体验

Cartoon   Time板块的故事呈现方式生动有趣,每一个故事都富有幽默色彩,这也是学生对这个板块最感兴趣的原因之一(李卿楹,2014)。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很多教师不能通过文本插图、人物表情以及角色的变化等挖掘故事中的“趣”点,引导学生体会文本的有趣之处,领会故事的幽默内涵。长此以往,学生在该板块的学习中缺乏对文本有趣之处的体验,这种做法不仅影响了学生对文本故事的理解,同时也淡化了Cartoon Time板块的趣味性。

4、问题的设计偏向于文本表层信息,弱化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Cartoon Time板块教学中,许多教师总是以不断提问的方式,试图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教师认为的阅读重点上来(李卿楹,2014)。课堂上发现不少教师习惯于以大量侧重文本表面的问题代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过程,要求学生带着这些问题一遍遍寻读、细读文本,把文本分解得支离破碎。殊不知,这些问题不但不能引导学生自主判断文本关键信息,而且也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能力。课堂上,学生始终无法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话语表达能力也难以提升。

 

只有与学生生活贴近的话题,学生才会有话可说。在本案例中,教师以文本信息为学生语言基础,设计的问题能够引导学生将文本语言和学生生活体验结合起来,为学生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拓展提供了空间。比如前两个问题既考查了学生对文本故事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同时也注重到Cartoon   Time板块与单元话题A healthy   diet在语言知识点等方面的前后联系,保持单元话题的完整性。第三个问题通过续编故事的方式进行故事再创造,让故事情节更开放。这样的设计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能力,进一步增强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填表人:赵肖乐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夏溪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7号
武进区嘉泽镇夏溪花溪路   联系电话:0519-83581249   邮编:213148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