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师生园地>>教师之窗>>个人规划
夏瑛三年主动发展规划(2020.09-2023.08)
发布时间:2020-09-04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袁晶亚

夏溪小学教师个人三年主动发展规划表

20209~20238月)

一、基本情况

 

 

 

 

 

姓名

夏瑛

性别

出生

年月

1970.02

政治

面貌

群众

民族

党政

职务


QQ

984763956

联系

电话

13961156962

参加

工作

时间

1989.08

现有学历及取得时间

大学本科

2009.06

现有专业技术职称及取得时间

中小学一级教师

2008.08

任教年级学科

一年级

近三年

已获

教育教学成果

一览

 

类别

名        称

颁奖单位

(或发表杂志名称)

获奖

等级

获奖时间

主要

荣誉

抗疫工作先进个人

十佳班级社团

夏溪小学


2021.01

论文

发表

情况





课题获奖





 

二、具体目标

项  目

具  体  发  展  目  标

理论学习

主动积极加强理论学习

教育管理

认真做好班主任工作,管理好月学生

课堂教学

认真进行课堂教学

课题研究

认真参加课题研究

专业论文

继续撰写论文

活动辅导

积极辅导

三、具体措施

三尺讲台,书写着多少执着与梦想,三尺讲台,播撒着多少阳光和希望!很庆幸自己能从事这样一份有意义的工作,站在讲台上,心中就有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怎样才能无愧于这份神圣的工作,是我一直在思考并努力的问题。为了使自己快速的成长,在师德、业务等各方面都有较大的进步,并快速跟上新课程.新教育思想的步伐,特为自己制定一份专业成长计划:

“多做”、“多想”、“多听”,在未来的三年时间中,不断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改善自身的坏习惯,将自己改变成一名主动学习者,使自己成为学生心目中具有亲和力、轻松、快乐的老师,并逐步将自己打造成吃苦耐劳型的教师,使自己的课堂成为诗意的课堂,是学生向往的精神家园,满足学生成长和走上社会的实际需要。

1)、提升个人修养,做有品位的教师。用人格魅力和深厚的人文素养,广播的知识积淀影响学生,实质性成高尚的品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多做”、“多想”、“多听”。

2)、做一名业务上、教学上都过硬的教师,养成善于学习、乐于学习、主动学习的学习习惯,为自己打造一个具有多元化知识结构的人。善于思考,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再上一个台阶,争取机会参加省级优质课评比。

3)、做一名轻松、快乐的受欢迎的老师,向优秀老师学经验,使自己具有一定的能力,做到时时处处为学生着想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4)、做一名“善于反思、勤于积累”的老师,对自己的教学工作的失败与成功注意积累,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反思。

     1.课后思考。即教师的自我内部对话,这取决于教师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心理状态调节能力。一般来说,教师采用这种方式进行反思难以深刻揭示问题的原因。

     2.写反思。教师每天课后,对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或事件进行思考,以内容相对集中的形式记录下来,分析事件产生的原因,并设计多种解决策略。如上完一节课,学生的写字能力得到了提高,但有的学生在笔画上不知道顺序,是什么原因呢?于是在写反思日记的时候就得找原因的解决的方法。

     3.课后备课。传统教学理论中比较强调课前备课这一环节,而忽视了课后的教学分析和思考。这其实是与写反思日记是相联系的。教师在课后对教学进行分析和思考,有助于改进和完善教学。

     4.合作讨论。教师之间在课余时间就所遇到的问题、困惑进行讨论,同事合作讨论需要有一定主题,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坦诚地交换意见,探讨教育教学问题。

作为新形势下的一名小学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和促进者,把传统的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转变为新型的朋友关系、伙伴关系。

    把握课堂教学,提高组织能力课堂是教师施展本领、展示才华的地方,要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完成既定的任务。

    积极参加培训,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拓展教学渠道。敢于尝试,勇于创新,对于任何成功的事情都可能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小学教育自然也不会例外。利用网络的优势,多给学生一些知识的营养。

   做好基本功训练,做到“五个一”,写好一手粉笔字、讲好一口普通话、做好一件演示文稿、教好一节示范课、发表一篇教学论文。

 

 

20209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夏溪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7号
武进区嘉泽镇夏溪花溪路   联系电话:0519-83581249   邮编:213148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