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德育纵横>>国旗下讲话
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第4周国旗下讲话
发布时间:2021-09-20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张益萍

传承红色基因 弘扬艾黎精神

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于1939年在香港成立,为支援中国抗战和工合运动做出了重大贡献。北京培黎职业学院源于抗战时期路易·艾黎创办的培黎学校。

路易·艾黎,1879年生于新西兰南岛斯普林菲尔德镇,1927年来到中国。30年代,他加入上海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不顾个人安危,支持中国共产党的地下斗争。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和斯诺夫妇等中外友人发起“工合”运动,克服重重困难,组织各种工业合作社,有力地支援了抗战。

1938年4月,上海第一个工业合作社促进委员会成立了。艾黎帮他们制定了徽章。在从自己的办公处穿过马路,去制定徽章的途中,想出了一个简单的名字“工合”——英文直译是“一起工作”,以此来代表他所发起的工业运动和合作社。

“工合”运动开展起来以后,各地急需各类技术人员,急需有能力有经验的负责人。于是,“工合”决定举办训练班,为合作社培养技术员和指导员。艾黎把这种培训班叫做“工合”培黎学校。培黎,是为纪念一位美国人约瑟夫·贝利——一个献身中国教育,提倡独立思考、进行创造性劳动的老人。同时,培黎还有“为黎明培训”的意思。

第一所培黎学校,是1940年在江西赣县创办的。学校的建立,为这一地区的合作社输送了一批技术骨干。此后,艾黎开始在全国各地试办培黎学校。学校是为普通的合作社徒工或逃难的工农子弟而设的。培训主要围绕着生产部门进行。每天有半天时间用于生产学习,教学生如何利用和开发当地可以利用的资源。另半天上课,讲理论。整个学制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整体,至少要生产出自己所需要的部分物品。

在山丹培黎学校,学生们在没有技术员的条件下,自己动手,在实践中摸索。艾黎同他们一起研究,共同解决技术难题,然后编成讲义,油印出来发给大家。同时,艾黎不断根据学校的发展,增加实践项目,使学生们学到更多的实践经验。

培黎学校为中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工程技术人才。

路易·艾黎在华60年,始终与中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同中国的革命前辈建立了真挚的友谊,他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和精力毫无保留地献给了中国人民的事业。

也正是因为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独特魅力,才吸引了以艾黎为代表的大批国际友人与党和人民并肩奋斗,共同完成中国革命、建设新中国。青春朝气的我们,生逢盛世,肩负重任,要以艾黎为榜样,在今后的学习中践行“手脑并用、创造分析”,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夏溪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7号
武进区嘉泽镇夏溪花溪路   联系电话:0519-83581249   邮编:213148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