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走进夏小>>学校概况
关于对武进区夏溪小学素质教育督导评估的报告(2021)
发布时间:2021-08-04   点击:   来源:武进区教育督导网   录入者:佚名

关于对武进区夏溪小学素质教育督导评估的报告


2021年5月13至14日,武进区小学素质教育督导评估专家组一行5人,对夏溪小学进行了素质教育督导评估。评估组细阅了《2021年夏溪小学素质教育督导评估自评报告》,听取了钱志林校长题为《秉承守恒 循源汇流 办花盛木繁的新优质学校》的专题汇报,围绕办学思想、制度建设、队伍建设、规范办学、德育工作、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办学条件、办学成效等方面与学校领导班子、老师进行了访谈交流;察看了校容校貌、设施设备、社团活动;查阅了与督导指标相关的档案资料和原始信息;与区教师发展中心随堂听课20节,其中优秀课10节,良好课10节,优良率达100%;对40位学生、224名家长、66位教师进行了问卷,对15位行政领导和教师、15名学生进行了访谈;解剖了数学教研组;观摩了班主任工作沙龙;对六年级20名学生进行信息技能抽测,优秀率50%,合格率100%;对四年级20名学生进行一分钟跳绳抽测,优秀率95%,合格率100%。

评估组在分工调研,汇总情况,集体讨论的基础上,形成如下评估意见:

一、学校的基本情况

夏溪小学创建于1903年,原名溪南小学堂,解放后更名为夏溪中心小学。2000年学校易地新建。2007年因乡镇区域调整更名为武进区夏溪小学。目前学校有教学班级29个(六年级4轨,其余年级均5轨),学生1326名,其中外地户籍学生近70%。学校现有专任教师74名,其中在编64名,备案5名,聘用4名,外聘足球教练1名。具备中学高级教师职称的14名;市、区级五类教师24名,占教师总数的35%。市学带、骨干3名,市新秀、能手6名,区学带、骨干15名。

学校立足立德树人,聚焦文化孕育、课堂变革、品格提升、课程建设、学校管理,以实践创新,促内涵发展,积聚发展的内生力,在累进与变革中推进学校不断前行。学校获得工合国际主义教育基地、“江苏省健康单位”“常州市基层先进基层党组织”“常州市集团化办学先进集体”“常州市校园足球示范校年度评估二等奖”“江苏省中小学生书法大赛常州赛区最佳组织奖”“武进区师德建设先进单位”“武进区2016--2018年度文明校园”“武进区少先队基础建设四星级单位”“武进区青少年读书教育活动优秀组织奖”“武进区业余训练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近四年在武进区办学水平考核中获优秀级,教育教学质量评估获三等奖。

二、主要成绩和亮点

夏溪小学有悠久的历史,有丰厚的底蕴。学校秉承优良传统,坚持“抱诚守真、持之以恒”的校训,引导师生诚于做人,恒于学问。在文化建设、队伍建设、课程改革、教学变革、德育创新、教育研究等方面均有实践、有成效、有亮点。

(一)童年生活:儿童精神发育的另一种线索

童年,埋伏着人生最重要的线索,小学专注“人”的发育,是种子和基因。夏溪小学是一所有着巨大宝藏的校园,述说着百年的故事,流淌着历任校长办学的精神,让乡村儿童的六年小学生活闪闪发光。

1.场景有光:物质空间历史化

学校经历百年传承与时代创新,坚持“抱诚守真、持之以恒”校训,引导师生诚于做人,恒于学问。树立“科学人文、争先拼搏、合作创新”的办学精神,秉承“让每一个孩子都学好”的办学理念,重视每个学生的个性,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发挥每个人的潜能和积极因素,使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经过百年的积淀,学校一草一木、一园一廊、一砖一瓦都彰显着历史的脉络,全域环境场建设、多元教育场浸润、多向活动场历练,是诚恒少年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落实立德树人、涵育美好品格的教育场域。

2.文化散步:空间感召特色化

夏溪小学的文化脉络深刻而清晰,诚恒精神的传承路径通达而明亮;记录学校发展的园子、传递友情的红船、校友精神的道路、走向世界的地图,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四楼和五园的呼应相间,梅兰竹菊连廊的贯通,镌刻着古今大家的长廊,开放的校园就是历史文化传播厅、传承路,每一处空间,都是对孩子们的一种文化感召、无形和有形的文化散步;学校的设计形成文化心智和教育意义载体的物象表达,从校容校貌(生存空间,文化标识)——组织的运行——核心价值观——生活方式等都能渗透核心文化,学校的文化审美成为一个强大的场域。

3.时光留痕:精神空间资源化

花木适夏傍溪而繁盛,师生秉诚守恒而拔萃,学校循源汇流而蓬勃。儿童精神明亮的童年首先是在一间间教室发生的。一是教室更新。教室是班级文化、班级个性的重要载体,在夏溪小学,班班有文化,把班级文化与花木文化相结合,融入到班训、班花、班级愿景中。“我与小树共成长”“植物角”等专栏通过了解花木特征、品性,与花木交朋友,与花木共成长,探索花木之谜、品析花木之韵。二是环境革新,墙壁气度,楼宇温度,是学校精神的时尚飘带,简朴的楼宇开放大气,构成独特的风景地带。

(二)抱诚守真:团队精神密码的另一种寻觅

四年间,地处乡村、资金有限、条件不易,却丝毫没有影响到校长和团队追求理想的步伐,是什么密码让这所学校拥有教师、家长和社会认同感?抱诚守真,让教师拥有精神密码。

1.克难求进的精神:本真——守真——恒真的前行。2017年,学校运用新一轮规划制定之际,从厘清核心价值、解读核心价值、内化核心价值,明晰前行方向、形成奋斗合力、执着前行之路,传承和发扬学校优良传统,创建良好的育人环境、深化诚恒教育文化。乐于奉献、敬业有为,心向一处、劲往一处,工作中进行思维的交流与碰撞,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全体教师行走在进取的道路上。敬业进取,爱生诚恒,独特的气质形象已成为学校教师的共同追求。学校也在自身的办学历程中践行着国家和民族的“担当”之责。

2.持之以恒的精神:育体——育心——育人的升华。向阳而生,向美而长。通过教师专题研讨会、组织生活会、行政扩大会等方式厘清学校文化,倡导“书香为伴”的思想,创立“溪南书院”,将朴素的“读书是一种需要”上升为“读书是一种有益的生活方式”。学校以养成教育为基本内容,以生命教育为核心,构建诚恒德育文化体系。充分发挥学校德育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主渠道功能,把学生培养成“向阳而生、向美而长”的诚恒少年。不断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合力育人机制,全力提升德育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共生共长的精神:成己——利他——达人的升华。教师发展是有阶段的,入门、入格、入境的进阶,让每位教师在评价中获得自己专业知识的构建和专业能力的发展。通过评选“十佳诚恒教师”“优秀班主任”“五格教师”“先进教科研工作者”“优秀通讯员”等,不断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青年教师重培养,加入“于永正教学思想实验学校”,借力集团核心校星韵学校、区名校长工作室的力量,探讨教学中的问题,推进课堂改革。教师积极参加区级及以上教学展示和评比活动,1位教师基本功竞赛获一等奖,5位教师获学科基本功竞赛二等奖,2位教师获区信息化教学能手比赛一等奖,2位教师获优质课评比二等奖。四年中1位教师被评为常州市骨干教师,2位教师被评为武进区骨干教师。

(三)经纬伸展,教育生态编织的另一种建构

1.示范性与引领性:明晰班子的坐标向度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党建领航,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党组织被评为常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嘉泽镇“三星”党组织等荣誉称号。班子引路,校领导群众满意度高,领导班子担当领衔人,中层担当骨干,为学校快速发展作出卓越贡献。领导班子思想前瞻,率先垂范,吃苦耐劳,深受教职工尊重和信赖。班子成员中有市学带、骨干3名,市新秀、能手1名,区学带6名,省、市优秀教育工作者3名。干部队伍年龄结构合理,学科分布均衡,整体素质高,执行能力强,在学校管理中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

2.刚性与柔性:笃实管理的立体纬度

依法治教的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政策法规,规范办学行为和教育行为,修订完善了《夏溪小学章程》《夏溪小学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发放方案》,制定了《夏溪小学教师专项绩效考核发放方案》《夏溪小学“五格”教师考核办法》《夏溪小学教师师德考核细则》等系列规章制度,真正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主动发展的管理机制。创新管理,构建“单元管理”现代管理机制。实行级部扁平化管理,重心下移,明确职责,分工负责,做到敢于担当,各尽其责。以人为本的民主管理。学校广泛听取师生员工对学校改革、发展的建议,实现民主管理的经常化、科学化。教师职称晋级、绩效考核方案调整,校务、财务、重大事项的“三公开”制度,关心、看望生病教师,主动顶班顶岗,人人都有为他人着想的善良。学校连年在区教育工会考评中获奖。

3.共生性与再构性:延展家校社贯通的经度

一是构关系场域。学校勤勉办学、教师厚实治学、学生蓬勃生长赢得了当地镇党委、镇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关注和支持;嘉泽镇党委政府领导对教育有大布局、大规划、也尽可能大投入,夏溪小学一定会赢得新的发展机遇。二是赢支持力量。四年来,学校在区教育局、镇政府、地方村委等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共计投入200多万元。先后对学校厕所进行改造,新建笼式足球场,更新部分交互式一体机,对阶梯教室以及会议室、舞蹈房、书法工作室、班主任工作室改造,新建了校史长廊,对校园人文景观逐步提升。三是建资源环岛,特别是钱志林校长也努力争取社会各界支持办学的资源、力量,赢得了多方支持。学校充分利用夏溪花木市场这一活动基地优势,开展儿童创业教育。

(四)镌刻基因,儿童生命成长的另一种样态

1.动力基因:贯通古今的文化集成

古与今有着交汇,綦诚楼(综合楼)、启贤楼(教学楼)、涵奎楼(实验楼)、勤宏楼(食堂),用四个不同领域的校友命名,意义深远,精神流长;夏园、溪园、耀宗园、耀棠园、振华园、伯园,人物典故口口相传,品格生生不息;一溪一桥二图腾,三廊三台四亭阁,文化脉络深厚可见;育人定位体现了系统集成的大育人观。“诚恒”品格如“基因”一般全息渗透校园场景、课程教学、学生工作等全领域,浑然一体,难能可贵;夏溪小学师生文化建设“三院一中心”的现代化再构,溪南书院、涵奎教科院、振华科学院、夏溪社区道德与法治义工中心,成为了贯通古今的文化集成。

2.品格基因:留下印记的德育实践

学生的生命质量,既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也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学校构建德育“留下印记”的品格基因,秉承“诚恒”校训,以养成教育为基本内容,以生命教育为核心,构建诚恒德育文化体系;一年级“入队礼”,三年级“成长礼”,六年级“毕业礼”的三礼进阶;“十好”习惯贯通、“科技节、体育节、读书节、艺术节”四节生成,辅以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文化传承,将自然、艺术、技能、节日融为一体,在儿童生命中留下鲜活足迹,播下生命成长的种子。结合区域资源的优势,培育时代新人中植入家国情怀,走进美丽乡村跃进村进行实地考察、调查走访,了解美丽乡村的变迁与发展,走进江南花都产业园,了解培植、克隆等创新技术;“诚恒小使者、创业小明星、足球小健将、书法小行家、科技小能手”的培养融入到思政课程、研学课程、活动体验、传统文化习养中,使之成为学生的生活日记、岁月年轮和童年记忆,可圈可点可赞。

3.引擎基因:守正创新的课程体系

课程设计有立意。以“学”为中心,进而转向以“人”为中心。“诚于做人,恒于学问”,“诚恒”是课程目标和核心,立足学生发展目标。向阳而生,向美而长,设置“ 诚恒 ”课程。在“生长·智慧·开放”的诚恒课程文化引领下,探索和构建“诚恒”课程。

课程实施有深意。一是花木文化课程,品格提升有突破。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花木文化”课程,《“三创教育”培养新型小花农》被评为区品格提升建设项目暨前瞻性教学改革试验项目。二是快乐足球课程,一至六年级体育课中拿出一节课专门开展足球教学。三是深化书法教育特色,打造竹溪书法艺术特色。四是丰富社团活动课程。学校每周四下午两节课进行社团活动,学生100%参加,每位教师都是指导老师,共开设29个班级社团,17个校级社团。

课程立人有新意。与时代同频,五育融合在方寸田野间,学校开辟了780平方米地块建立了竹溪小农场。孩子们非常热爱这片热土,认识各种秧苗并四季耕种,撰写的小课题《我们和花生的故事》《乡下孩子和土豆》获得武进区五彩杯一等奖,劳动教育、审美教育、身体教育、德性养成、科学教育融入在农场间。

4.演进基因:共生共长的创智课

学校着重建构“创智课堂”,注重三个转变:把原来的灌输教学转变为启发式教学,把教师单向的讲授、学生被动的听课转变为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把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变为知识、能力、立德树人并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实现学生学习的发展性,落实教育即生长。省级课题《基于特色地域文化的学科综合性学习的研究》,区级语文花木主题课题、区级英语综合版块学科性课题,研究基础深厚,研究过程扎实,研究成果丰富。为学科教学增色。学校注重学生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过程的评价。关注学生学习兴趣,重视学习成就感;关注学生幸福指数,重视身心健康;关注学生学业负担,重视学习方式等综合性评价。

三、意见与建议

一区一城、一镇一城,服务地方经济的高品质教育还需要党委政府、教育局以及学校的共同努力,提出两点建议:

1.新优质创建:从硬件装备保障到物型装配更新

新优质创建的意义在于教师的成长、团队的凝聚、家长的支持、社会的口碑、领导的支持,最重要的是学校的提档升级,更是对一种办怎样的学校的教育信仰的坚定,是对未来要走的教育旅程的进一步清晰!

一是硬件的整体更新。围绕新优质的硬件标准以及江苏省一类装备的要求进行更新,20年没改造的厕所、外墙、专用教室,数量不足且老化的电脑房和多媒体,超期服役的教室设备设施等都急需更新迭代。教学楼外墙等须刷新,田径场塑胶跑道须更新,食堂、厕所等也需要提升改造。系统规划设计体育场馆与特色专用教室,发挥功能的多样性;普通教室的多媒体设备急需更新,增加图书等必备物品,教室的文化也需要丰富和完善。

二是物型的立体美感。校园的景观美需与装备美相得益彰,室外的自然美需与室内的主题美内外呼应;物型美需与课程美珠联璧合。目前有景观无课程,有故事少美感,有历史缺融入,需要小课程基地撬起大课程的场景,优质化的目标与信息化的建设同频共振,常州市装备示范校创建是必备的标准。

三是文化的逻辑自洽。要将宏观的理念文化化为中观的领域文化,将愿景化为规划,规划化为项目,项目化为行动,以此来引领学校的各个方面;一是核心与体系中的内在逻辑,与历史合体,那么多大家、那么多故事、那么多历史,能不能放到一个体系中;必须有体:做到既有根的滋养,又有干的挺拔,还有枝的茂盛、更有果的芬芳;但是根、干、枝、果都是学校核心追求的一棵大树,要将点状、碎片、割裂的点滴化为系统、立体的体系;自成一体:寻找自己的句子,如做什么教育?抱朴教育还是诚恒教育?创智课堂还是守正课堂?每个学好、个个成长是不是需要赋予时代内涵?成蹊教师、诚恒学子与“办一所花繁木盛的田园学校”的目标追求是否融为一体?

2.品牌化创生:从队伍阶梯式培养向学校进阶式转型

学校教师五级梯队教师数量虽符合要求,但与学校内涵建设发展还不够匹配。特别是在绩效工资、职称改革、岗位设置实施以后,教师专业发展动力可以进一步激发。学校资深高端教师个体发展不够凸显,学科领军人物、区域内名教师缺乏;教师课程素养有待充分提高。

破解这些难题的关键在于激发教师发展的内生力量,而内生力量的激发关键在于“土壤”是否有“肥力”。

一是制定学校层面的教师发展规划。明确未来三年教师培养的目标、研修的要求以及具体可行的措施,要有大决心、大规划和大行动。

二是盘活机制。用区管校聘之动能,城乡结对之优势,盘活流动与激励机制,城乡交流带回改革勇气和先进理念,带出朴实作风和厚实文化,教师流动机制的盘活促进教师一坛活水的可能。

三是组建真正意义上的成长共同体。通过项目引领、城乡结对、培育站、名师工作室,推动教师投身课程建设、课题研究、课堂改革中来,促进精神的、学习的、研究的教师成长共同体的真正产生。

四是加强核心课题、系统化的教研引领。撬动学校内涵发展,优化培养方式,提升教师的理念,促进学科项目人物的培养。

五是植根于学习方式的转型。课堂转型有高观点、低结构、宽路径,作为日常教学的指南,真正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型、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六是引动学校自身机械能。改变组织形态、转型管理方式、变革师生评价奖励机制,将社会资源之优势转变为持续发力之动势,通过教师评价制度的杠杆撬动,设立乡镇的奖教基金,用于培养学科领军人物和奖励卓越教师,助力学校动力机制。

经综合评定,夏溪小学本次现场素质教育督导评估为优秀级。

 

                                                                  常州市武进区教育局    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

                                                                            2021年5月17日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夏溪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7号
武进区嘉泽镇夏溪花溪路   联系电话:0519-83581249   邮编:213148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