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当前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的通知
各级部、处室:
近阶段,随着寒流的来袭,温差加大,季节性流感和甲型H1N1流感在人群中的传播和流行均有抬头的趋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首席疾病预防专家曾光同志在10月18日接受采访时指出:目前中国内地甲型H1N1流感传播速度加快,疫情波及范围越来越广,发病数也出现了快速增长的趋势,因此可以说第二波甲型H1N1流感疫情已经开始。他认为,当前疫情发展凶猛,向中小型城市、中西部地区快速传播之势已经形成,应该及时调整防治的策略,研究和制订中小城市和中西部地区的问题和对策。另外,我国学者的调查发现,甲流传播的元凶是飞沫,目前还没发现经过空气传播的证据。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0月28日主持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会议指出,前一阶段,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切实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当前,全球甲型H1N1流感疫情持续迅速蔓延。我国不少地方甲型H1N1流感患者骤增,一些学校出现聚集性病例,部分地区进入了流感高发期。今后一段时期,疫情还将继续发展,防控形势十分严峻。会议强调,根据当前疫情发展的新特点、新情况和防控工作需要,要继续按照依法、科学、有序的工作原则,坚持和完善前一阶段行之有效的各项防控措施。同时在10月28日晚,北京市卫生局发布消息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学生患甲型 H1N1流感医治无效于10月27日死亡,28名学生咽拭子被检测甲流感病毒核酸阳性。在10月29日,卫生部应急办副主任梁万年在接受访谈时总结了当前我国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主要特点,对疫情发展形势进行分析并介绍了对疫情的防控措施。他重点指出当前疫情主要呈现四大特点:1、病例数快速攀升,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在不断增加;2、学校报告的聚集性疫情病例占比较大的比重;3、现在流感监测结果表明,在流感病毒中,甲型H1N1病毒所占的比例将近80%;4、和前一阶段相比,现在疫情地区差异已不十分明显,也就是说东西部之间、南北部之间、城市和农村之间差异不像早期那样明显。
因此,根据以上信息,我校为了有效防止第二波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和爆发,各级部、处室应继续抓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各项防控措施。
各级部、处室要进一步加强防控工作,落实部门责任,责任落实到人。完善工作机制,采取综合防控措施,有效防范疫情大面积扩散和聚集性爆发。因前阶段甲型H1N1流感形势有所缓解,在思想上开始有所松懈,希各级部、处室要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坚持不懈抓好防控工作。
二、进一步加大甲型H1N1流感知识的宣传力度。
进一步强化对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健康教育和管理,尽量减少大型聚集活动。教育师生要养成勤洗手、打喷嚏时及时掩鼻的良好个人卫生习惯,教育师生尽量少去人员拥挤、空气混浊的公共场所,学校的教室、图书馆、食堂、专用教室等公共场所应保持空气流通。要密切关注甲型H1N1流感的疫情动态,及时向师生通报有关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的最新发现、最近报道和最新研究等方面的信息。
三、严把校门体温检测关,按要求做好师生的晨检和上报工作。
要继续加强对校门的把关力度,严格控制对外来人员的进入。对进入校门的人员要严格做好体温检测。对发热病人及伴流感样症状的患者要及时劝其居家隔离,严格执行学生复课的条件(复学条件:发热病人体温正常24小时后即可复学)。以尽可能杜绝一切甲型H1N1流感在校园内传播流行和爆发的隐患和因素。及时做好疫情检测的上报工作,以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快捷性。
武进区夏溪小学
2009年11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