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读书人来讲,阅读不仅是一种生活习惯,更是一种娱乐方式,而且是一种廉价的娱乐方式,十几元钱一本书,打开书本,就可以开始娱乐了。读书人看书,不是一桩苦差,反是一件乐事,王钝根在《礼拜六》出版赘言中说:“买笑耗金钱,觅醉碍健康,顾曲苦喧嚣,不若读小说之省俭而安乐也。”的确如此,“我阅读,我快乐”嘛!有人把“阅读”改为“悦读”,一字之差,尽得其妙,真是改得传神。经济学家汪丁丁在《通向林中空地》一书的序言中写道:“我觉得那些架子上的书都是我的士兵,我在这些士兵的行列中间穿行,检阅,查看新来的成员,寻找失踪的老兵。”你看,读书人巡视书架时的那种快乐跃然纸上。
对于我们这样的教书人,更有读书的必要,“只有学得好,才能教得好”啊,通过读点书,在脑子里捣腾捣腾,加点自己的货色,再兜售、贩卖给学生,以此为生。所以,在我看来,“学者”一词要比“教授”一词更能反映教书人的本质,也更加更动听。
电动车的电用完了,需要充电,人也一样,脑袋空了,嘴贫了,也需要看点书,一个人只有充电,才能放电,才会魅力四射。当然,成人的学习不一定拘泥于书本,可以从书本中学,也可以从大自然中学,从社会上学,生活中,处处皆学问,人人是师傅。
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厚度、高度和深度。人的生命是极度有限的,在时间上,它只不过是苍茫历史长河中的一瞬间,在空间上,它只不过是广袤宇宙的一小点,要打破人生的时空局限,延伸和拓展人的生命,使我们的生命融入历史和宇宙,惟有阅读。
一个人书读多了,就会发生微妙而神奇的变化,过日子就会像神仙一般,能够用审美的眼光来看世界,能够带着感激的心情生活,能够诗意地栖息在地球上。
很有意思的是,在英文里,毕业典礼(commencement)有“开始”之意,这恰好印证了学校毕业,不应是阅读的结束,而应是另一种学习的开始。
早在教书之前就有这样的信念,一定要让阅读生活进行到底。阅书绝不是单方面的事情。好比谈恋爱,恋爱双方都要有感觉才能擦出火花。
尽情阅读吧,享受读书给你带来的欢乐,或许不是每时每刻,不是你想要就能拿到的,但能量的积累总有一天会有力量的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