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生命的保护伞
目的要求:
1、通过学习,知道保护未成年人的根本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知道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六周岁的公民。
2、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能就法律条款中的有关规定对身边的现象发表评论。
3、在成长过程中,知道并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对身边的事情有更深刻的认识,能够就法律条款中的有关规定对身边的现象发表评论,并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
难点: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北京时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汶川县(北纬31度,东经103.4度)发生的地震震级为7.8级。!
她们为什么能够生存下来呢?
学生分小组讨论说说
“有的人知道怎么样躲避”“有的人知道怎么样保护自己”
教师总结:是的,有的人懂得保护自己,怎么在地震中逃生
由此我们知道: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十分重要
自我保护意识是一个人生存的需要的重要能力
引入课题: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
(侵犯了隐私权)
二、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一:
生活中我们还会受到哪些伤害?
学生积极发言
教师总结归纳:
自然界: 疾病 车祸 火灾 水害 -----
人为: 校园暴力事件 非法网吧 不良书籍 侵害肖像权 隐私权------
那同学们知道我们该怎么办呢?
学生积极发言,并且归纳
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根据受侵害的性质和程度确定采取相应的方法和途径
如果侵害的程度较轻:
1、宣传法律知识、协商和调解等 ;
2、申明自己的某一或某些权利是合法的,是不允许非法侵犯的
探究活动二:
幻灯片出示4张图片
请同学们说一说他们是怎么侵犯我们的权利的
实例:家长偷看学生日记
学生发言,侵犯我们的隐私
教师归纳:是的同学们,法律是保护个人隐私权的。
我们有保护自己的法律武器:《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其中规定:
第三十条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未成年的个人隐私。
第三十一条 对未成年人的信件,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隐匿、毁弃;除因追查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检查,或者对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代为开拆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开拆。
引导课后拓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还有好多跟我们同学切身有关的法律,课后同学们通过图书查阅,网上浏览去仔细了解和学习。
探究活动三:
请同学们通查阅,上网等方式: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
讨论总结:
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
1、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善于拿起法律武器 ,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学会求得法律的帮助→可以考虑通过非诉讼手段解决→可向人民法院诉讼,法律援助
三、开拓思维
1、“法律服务小组六人行”
(活动要求:推选一名同学为组长,现场再出5名同学组成六人小组,运用所学知识现场帮你维权)
说说自己、家人、朋友合法权益受侵害的事
我们一起解决
2、成长交流
学习本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⑴、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学会保护的方法和技能;
⑵、懂得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3、、自护训练营
◇看图片评议
同学们,我们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当少年儿童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应该怎么办?(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选择图片,进行评论。)
4、自护小儿歌
防人之心不可无, 害人之心不可有。
生人食物不要吃, 聚会不碰烟和酒。
打雷莫到树底避, 遇到坏人沉住气。
火警119匪警110,师长电话要记清。
夜晚走路邀同伴, 独自在家要警惕。
马路要靠右边行, 红灯停来绿灯行。
少玩游戏少聊天, 网吧舞厅不能去。
遇到诱惑要抵制, 依法自律好公民。
四、课后拓展
搜集身边有关未成年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典型案例,并把一些好的技巧和方法汇总编辑成《自我保护手册》,进一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