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师生园地>>教师之窗>>师德建设
成长回眸
发布时间:2009-03-05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陆晓军


 

 一提起教师,有人就会说:“教师这个职业太平凡了。” 是啊,教师是平凡的,普通的就象一颗小小的铺路石,没有水晶纯净,没有宝石艳丽,更没有钻石那般光芒四射。但是教师的事业却是伟大的,默默奉献,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用青春和生命谱写最无怨无悔的诗篇。我为能拥有这样的名称而感到骄傲!我为能从事这样的事业而感到自豪! 

97年我从师范毕业来到夏溪小学工作,时光如梭,转眼间,我已经在夏小任教十多年了。回首往事,还记得刚走进校门时那股飞扬的热情,还记得刚踏上讲台时那份难掩的羞涩。现如今,羞涩已悄悄不见,如火的热情却依旧灿烂。在这十多年中,我以严谨踏实的态度,饱满的热情对待工作,任劳任怨,诲人不倦。

04年学校安排我担任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这对于已经当了七年的语文教师和班主任的我来说很是困惑,常常问自己是不是自己的语文教学能力太差,班主任工作是不是做得不好,领导为什么突然把我放到这个“副科”上来了。骤然来到一个陌生的岗位,信息技术教学与语文教学的模式又完全不一样,一时间不知道如何是好,思想上有了包袱,给工作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后来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开导下,我也逐步认识到并不是因为自己教学能力水平差而因此“下放”,只是由于学校缺乏计算机方面专业的教师,让我担任信息技术教师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我在计算机方面的特长。心结解开,我又重新焕发出工作的热情。

信息技术教学对我来说是一门新的课程,既然没有太多以往的经验可以借鉴,那么我就重新学习吧。我首先找来了信息技术的课程标准,研究小学阶段学生培养的总目标,每个年级的学习任务等;其次找来一些信息技术方面的论文论著、教学案例来进行学习借鉴,以初步确定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为了上好每一节课,我上网查资料,集中别人的优点,确定自己的教学思路,为了学生能直观地感知所学的知识内容,我积极制作课件,准备各种直观教学软件,常常为了备好一节课要花去几天的功夫。可当我带着精心备好的教案走进机房,前前后后进行一个年级四五个班的教学时,差异各异的学生和各种突发的问题常常会让教学难以顺利完成,那时我总把原因归结为学生“不听话”,于是我以想当然地教师权威进行着“大一统”的教学,强制学生接受我的讲授式教学,本以为是为学生着想,结果却适得其反,我与学生的关系变得很紧张,教学氛围总是不融洽,这又让我感到迷茫、彷徨。我静下来深深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想想是不是该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是不是应该换到学生的角度去理解他们,要善于平等地与他们交流、交往。为了让学生完全获得身心的自由,我告诉自己要先放下教师的权威身份,每天微笑着迎接每一位学生,用全部身心去爱他们中的每一个人,用心去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予以肯定,充分地尊重他们。慢慢地我和学生们的关系变得真诚、平等、融洽,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我也收获到来自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有了这个前提,我更加认真地潜心研究教学,经常上网浏览各大信息技术教学网站、教研论坛、教研博客,我的教学视野也随之宽阔,再也不会像以前总是有种种抱怨和茫然。随着教研的深入,我愈来愈发现看似简单的信息技术课堂其实同样蕴含着巧妙的教学艺术和浓厚的教学理念,同样需要融入丰富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智慧。经历几年来的教学,我发现我在慢慢地成熟,以前上课总认为要保证课堂纪律就要虎着脸,吼高调才能怔住学生,可现在不会这样了,我将学习的教学理论应用到教学中,精心地备好课,创设丰富多彩、兴趣浓厚的情境组织教学,学生们学得有兴趣,专心、积极,每堂课都在轻松愉快中度过,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这也拉近了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他们愿意亲近我,主动和我交流,这也促使着我更加珍惜、无悔所从事的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工作。

信息技术教师除了本职的教学工作外,还有一个任务就是辅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活动。从06年开始,我们学校开始开展机器人竞赛,学校把这项任务交给了我和章雨老师。提到“机器人”这个词,我首先想到就是电影里的那种人形的高度智能化的机器,心中直犯嘀咕,这个东西怎么弄啊,小学生怎么可能学会做这样的东西啊。后来我跟章老师参加了市里、省里的机器人教练员教训,才知道自己最初的想法是多少的幼稚。其实机器人并不像人们心目中想像的那么神秘,只要是依靠自身动力和控制能力来实现各种功能的机器都可以称为机器人。对于我们中小学生来说,与其说是“机器人”还不如说是一种“机器车”来得更直观,当然这个跟学生玩的四驱车和遥控车又有所不同,它必须要有自身的控制系统,简单地说就是要有个“大脑”来自主控制车子的前进、后退、转弯等功能。因此一个机器人的构成,除了要搭建好机器人的外部结构,还要编制程序存入机器人的主控器。

06年刚开始这一项目的时候,我们仅仅选择了两个最简单的项目来组织实施。虽然是两个最简单的项目,但是对于我和章老师来说都是第一次接触,面对花了近万元买来的两套器材,不知如何下手。刚起步,认识的人也不多,连个请教的人也没有,我们只能跟器材商联系,请他们来给我们培训,最后器材商在湖塘实验初中办了一个初级培训班,我跟章老师两人带着器材和电脑在实验初中呆了两天,他学如何搭建机器人,我主攻机器人的编程,好不容易才初步学会了机器人的简单应用。回来之后我们又要为挑选学生犯愁,一方面要学生对此感兴趣,动手能力要比较强,要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另一方面又要征得学生家长的支持,因为这项竞赛是比较烧钱的,学生外出一次比赛连吃带住都要花上数百元,而且家长还顾虑会不会因此而影响了学生的成绩。在何桂珍老师的鼎力相助下,在她的班里选了两台学生参加了比赛,那年参赛的项目少,在市里和省里都只取得了一个单项二等奖和一个单项三等奖的成绩。

07年学校加大投入,我们也继续开展这项竞赛,参加了四个单项的比赛。我和章老师是有培训就去,不管是省里的还是市里的,放弃了多个休息日,只为尽快提高自身的能力水平,为我们学校更好地开展这项活动奠定基础。确实项目后便要组织学生进行训练,我们平时切实利用好每周二次兴趣活动时间,教会学生搭建,尤其是简单的编写程序。赛前两周更是每天下午都要对学生展开集训。我和章老师一方面自己钻研如何改进机器人的结构,改良程序,另一方面也想方设法从兄弟学校那学习经验。在比赛前加班加点这是常事,我们经常为了解决一个技术难题熬到半夜十一、二点才离校回家。例如这年的常规赛接力比赛,赛前我和章老师攻关了好多天,两个机器人走线和交接球一直成功率不高,在比赛前一天去市少年宫调试场地的时候看了别人是如何做的,我们突发灵感,回到学校连夜改装,经过数个小时的努力,终于大大提高了成功率。可是比赛是由学生操作的,学生操作熟练与否也是影响成绩的一个关键。于是我们俩赶到学生家,把学生接到学校进行特训,直到学生熟练掌握了操作技巧,我们再把学生送回家,这个项目在市里和省里的比赛都取得了一等奖。省机器人大赛一般都是在每年的五一长假期间进行,我和章雨老师带十来个学生外出比赛三、四天,放弃休息时间是小事,关键是家长把孩子交到我们手上,那我们就得为孩子的安全负责。现在的男孩子都比较贪玩,他们每个人的项目都不同,比赛都是同时进行,地点分散,而且教练员又不能进场观看,各个项目比赛队伍不一,有快有慢。我就担心比得快的学生,比完了没事做到处玩,我们在外地人生地不熟的,到时找不到人那真是要急死人啊;或者万一有的学生把器材、电脑掉了,这个责任也是蛮重大的。因此我们每次外出比赛,都是反复跟学生强调组织性和纪律性,战战兢兢,生怕出什么纰漏。说实在的,外出比赛能不能取得好成绩这已经不是我们特别关注的了,孩子的安全才是头等大事。所幸我们这批队员虽然“皮”了点,但是到了外地还是比较听话的,也比较好胜,比赛中充分发挥了训练的水平。07年是我们历届机器人竞赛中取得成绩最好的一年,市赛我们取得了一个单项一等奖,两个单项二等奖,一个单项三等奖,还被评为团体开拓奖;省赛也取得了一个单项一等项,三个单项二等奖,获得了团体一等奖的好成绩。

08年我们一方面继续搞好机器人竞赛活动,另一方面把机器人引入课堂,投入大量资金,初步创建了机器人实验室,并在五、六年级逐步试行机器人课程。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生产机器人器材的厂家也越来越多,技术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往往是刚买来的器材在比赛中就要惨遭淘汰,投入与产出是很不成比例的。为此,我也很是困惑,花了这么多钱去搞这样一个很可能是吃力不落好的项目有意义吗?转念一想,既然已经投入了,我们如果就此放弃那不是更大的浪费吗?从培养人的角度上来讲,机器人项目确实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间的协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等等,既然开展了,又投入了如此之多的财力,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把这个项目搞好呢?展望09,我们参赛的项目将更多,我们将进一步创建好学校的机器人实验室,我们有信心把这项活动开展得更好。

08年区里组织了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活动,简单来说就是计算机编程大赛,主要使用PascalCC++ 语言。信息学奥赛在04年前一直是信息技术竞赛中的一项,小学生学习的BASIC语言,我们学校也参加了,也出现过几个尖子,但是不知怎么原因04年省里就停止了初中和小学的这项竞赛,时隔四年,常州市今年又重新开始组织此项比赛,我们区也就随之开展了,初中和小学都统一使用Pascal语言编程。区里先组织区级培训,每个学校自愿参加,可以选派四名学生由一名教师带队去教师进修学校参加培训,每星期一次。学校把这项竞赛活动安排由我负责,学校从长远利益出发,按照区里的通知精神选了四名四年级的学生报名培训。Pascal语言之前我也从来没有接触过,我和学生一样都是去学习的。从十月国庆长假后开始,我每周六都要到学校领着孩子一起去培训,考虑到周六学校也没什么人在,生怕孩子早到了贪玩出事情,我总是早早地来到学校,比平时上班都早,人齐了再一块出发。培训一次是半天,11点多培训结束,回到学校就快12点了。第一次到培训点,才发现就我们学校是老老实实选了四名学生,多的学校甚至报了十多位学生。我就想这样子参加竞赛我们肯人数上处于劣势,定要吃亏的,因此,我回校后就跟杨主任商量是不是在学校组织一个奥赛兴趣班。这样,从五年级又选了十多位学生成立了学校的信息学奥赛兴趣小组,我自己边学习边培训学生,由于奥赛的内容十分枯燥,而且要求学生数学要好,也要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学起来困难是不小。我也不勉强学生,从第一天我就对他们说,如果你们实在没兴趣,可以不来,随着培训的内容不断深入,难度越来越大,慢慢有些学生就失去了兴趣,最后除了四名参加区级培训的学生就只剩下了四名学生在坚持。虽然说有八名学生,但是真正能有竞争力的学生据我观察不超过三人。去参加区级培训的四名学生中,只有四(1)班的胡筱祥同学学得比较好,他头脑灵活,接受能力强,也肯学肯钻,我们也经常通过电子邮件和QQ进行探讨,而蒋傲、刘克林、唐印昊三位同学就差了许多我让他们三个也参加学校的培训班,再学一遍,我希望通过多次学习,他们能够迎头赶上,重新树立信心。然而在12月下旬举行的武进区首届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他们三个最终还是落选了。我校八位参赛选手中,有四位获奖了,其中胡筱祥和曾雨杨获得一等奖,臧泓煜获二等奖,周叶诚获三等奖,他们也都获得了参加区信息学奥赛中级班的培训资格。正因为这四名同学的杰出表现,我们学校被评为了武进区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优秀组织奖,我个人也因此被评为了优秀辅导教师。新学期开始后,这四位学生将继续参加区中级班的学习,在五月份参加常州市的比赛。而其余四名学生,虽然区赛的成绩不够理想,但是我不准备放弃他们,本学期中,我将继续加大培训的力度,争取每个学生都不掉队。

08年我校信息技术竞赛领域取得的成绩是辉煌的,但是所有成绩的取得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其中离不开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也离不开同事的鼓励和帮助,在此我深表谢意。作为学校唯一的信息技术教师,杂务也比较多,随着教育现代代的发展,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逐渐普及,这就给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带来了许多压力。学校举行活动,忙前忙后调试设备的是我们;教师上课时制作的课件,设备操作上遇到困难,找我们;学校网络不畅通还找我们……有时学校活动一多的话,真是忙得不可开交,分身乏术。长此以往,心中难免滋生怨气,加之本人脾气也不是太好,因此有时对老师们的态度也略显恶劣了点,在此我也深表歉意。

新春伊始,展望09,任重而道远,我将迎难而上,坚持不懈,为夏小教育事业的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夏溪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7号
武进区嘉泽镇夏溪花溪路   联系电话:0519-83581249   邮编:213148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