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个普通教师,没有惊天的伟业,但我有着在教育战线上12年的奋斗历程;没有勋章的点缀,但我有着对学生真挚的爱和对教育事业的执著追求。我在教育之路上十几年如一日,任劳任怨,凭借“干,就要干好”的工作信念,在我的平凡岗位上用心做着平常事。
自96年参加工作以来,转眼间,我已经工作十二个年头了。回顾这几年的工作,我一直以积极的态度,投身于教育教学工作之中,我的岗位很平凡,但我心中有一个信念:要将平凡的小事用心做好。
自从2000年起开始从事英语工作,对于已担任四年的班主任的我来说,当时真有点不适应,但我知道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在思想上与时俱进、在业务上强人一筹,才能做一名合格的教师。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你就不能只是一桶水。教师本身就得是川流不息的河、容纳百川的海。教师也不能仅仅给学生一杯水,而是教会他们如何去取水,成为河、成为海。因此我不断加强学习,在知识结构上,不断补充,我一边钻研、探索,一边找资料学习,虚心请教,珍惜每次外出学习的机会。我报名参加了为期三年的英语大专函授学习,三年中,每个星期都有新学习任务,虽然学习比较枯燥,路程遥远,但我还是坚持下来了,对于半路出生的我来说,算是学有所用吧。
登台上英语课以来,一直以优秀教师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我教学了幼儿园及一到六年级的各个年龄段的学生。说到幼儿英语教学,一开始,还真别扭,虽说四十分钟的英语兴趣课,对于我这个大男人来说,那可是个伟大的工程。慢慢地也就习惯了,嗯,你还别说,与小朋友打成一片,还真有点意思。为了从各方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并结合儿童心理发展的不同过程,我在幼儿英语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童趣,让小朋友们在中英文对照的韵律诗中快乐地学习;在低年级的教学中注重以身示范、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在高年级的教学中开展“即兴演讲”、“一人一句”等活动,既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又锻炼了他们的口语交际。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大大锻炼了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大大调动了学生的表达兴趣,全班同学的口语表达普遍提高。平时,我还经常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进行换位思考,理解他们的想法。对后进生进行耐心、细致的辅导工作。通过这些办法,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和成绩都有了一定的进步。让学生学得更轻松,真正做到“It is fun ,it is easy.”
英语参赛辅导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却异常烦琐的工作,但历经每一年的活动辅导过程,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自己的进步、学生的成长。
2003年的春天是灿烂的,这一年区教育局要举行第二届英语口语电视大赛,我刚开始接到这任务,说实在话,心里既紧张,又没底,生怕搞砸了。学生三人一组,既要口语演示,现场看图说话,又要现场问答,我深知难度极大,要在极短的时间内,让学生参加比赛不是问题,但要出成绩就困难了。不过凭借着“干,就要干好”的工作信念,我只有积极准备、埋头苦干。先对已学过的知识单词、句型及日常用语进行梳理、归纳,使学生熟练掌握,重点锻炼口语能力,让学生既要学习新知识,又要巩固旧知识,得到两面照顾,不能松懈。与此同时,我还设计多种场景,很多方案,让她们现场模拟,提高现场应变能力。有一次,在一堂英语课上,正好有个编故事环节,我就让阮菁、刘秋卉、盛文三位同学表演英语童话故事《小红帽》,盛文同学性格内向,从开始到最后,都面红耳赤,显得不自在。自从那次表演后,我觉得她怪怪的,慢慢地她不愿参加比赛了,这可让我急坏了。我只能静下心当上了心理医生,和她谈心,慢慢开导她,打电话与她母亲联系,让她母亲做做她的思想工作,还两次去她家与她父母一起做她的思想工作。嗯,心理医生的良方奏效了,她变得比以前更大方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两个月的培训,同学们在比赛现场表现出色,取得了团体一等奖的佳绩。在当时这完全出乎我们的意料,给了我们大大的惊喜,不过这也确实增强了我辅导学生英语口语比赛的底气,使我逐步掌握了辅导的诀窍,从区第三届英语朗诵比赛到去年第八届,六次比赛中,辅导的学生,一等奖三次,二等奖二次,三等奖一次。
2008上半年,学校在课务安排上遇到了一些困难,领导找我谈话,希望我能克服一些困难,我在担任五(1)班英语教学同时,兼任前雨庵小学五、六年级的英语教学。每周星期一、星期三、星期五上午7:30前准时到前雨庵小学,到校第一件事就组织晨读,批改作业,合理安排好学习任务,适当进行补差,坚持做到当天的事当天完成。半年中不管是暴风骤雨,夏日炎炎。我从未迟到一次,没请过一次假,拉下一堂课,放弃过一个学生。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让每一位同学热爱英语,打下扎实的英语基础是我的职责所在。所以,我总是想尽一切办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学好英语。2008下半年我担任六(1、2、3)班的英语教学,在教学中,我发现六年级有部分同学已经开始厌恶英语学习,日益侵蚀,如:史志皓、汪国林、胡晨等,由于他们的不配合,教学有时无法进行。于是,在教学中,我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曾这样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自然会用更多的时间钻研。在六年级的英语课堂上我坚持利用直观教具、动作、表情和玩游戏等方法吸引学生,还给孩子们一个轻松的英语课堂,寓教于乐,让学生乐于上英语课。在课堂上,我少讲精讲,让每位同学做好笔记,掌握知识重点难点,做到当堂巩固。同时,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我不放松课后口语训练,要求学生认真做好听、说、读训练,逐一过关,并在书上作好记录。我还充分发挥有英语小组长,课代表的作用,严格把关,做好检查,督促工作。课后,我又让每位同学准备一个错题本,在我每次评讲习题的过程中,把他们易错的习题和知识点重点记在错题本上,以便于平时有重点地去记忆和理解。事实证明,得力、有效的措施使得孩子们的英语学习慢慢地走上了正轨。如今,这几个见到英语就头痛的孩子已经不再厌恶上英语课了,上课也表现出了投入的听课状态,这也让我感到格外欣慰。
2007年,我开始担任航模兴趣小组的辅导,后来又兼任车模、海模的辅导老师。说实在话,这些兴趣小组所涉及的内容专业性和技术性很强,在接手这个兴趣小组之前我是有些思想包袱的。一是我本人对这些专业技术没有基础,二是这些项目的活动开展需要投入较大的成本,如果由于我个人的原因使得项目不出成果或成果不佳,我是有很大责任的。转念一想,学校领导这么信任我,我没有理由打退堂鼓,只要我能执著地去做,多想办法,一定能把事情做好。
应承了这个项目之后,我便开始着手学习相关内容了。我首先上网查找很多航模知识,并通过现场制作手掷杆身机和弹射机为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理论知识。平时我充分利用每周的的兴趣小组活动时间,从事手工制作,师生共同从理论到实践,全体动手,人人参与,在实践中体会制作的技巧。同时在工具的运用方面,我们由笨拙到熟练,逐步地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技能。这样一般经过几十次的重复过程,学生到操场上,能亲自演示自己所制模型了。在演示过程中,我引导他们观察飞行效果,有的模型掷上天后,在空中划了一道漂亮的圆弧,平稳飞出一百多米,安全降落,受到大家的一致喝彩。显然这架飞机的性能比较优越,同学们纷纷围住它的作者探讨取经;也有的飞机上天后,掉头朝下急坠,致使严重折损;还有的飞机掷不高,左右摇摆,重心不稳。特别是滞空后忽高忽低的W轨迹较普遍,面对种种现象,大家表现非常着急,迫切地想探究原因,这时我适时地引导学生互相讨论试飞中各种现象的原因及改正方法。通过试飞,同学们自己去体验效果,自己调试。就这样,我由扶到放,自己一边钻研一边辅导,项目慢慢地上手了。航模比赛参赛比较特别,赛场上全由学生操作,教练不能入场,只可以在场外观望,一切都要靠学生自己。于是,我刻意地锻炼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我给学员们每人准备一本本子,每次训练后我都要求他们简要记录,记录飞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学生积累了实际经验,他们懂得了机翼打磨时要均匀适度,机翼的形状要合理。机翼的粘贴和尾翼的粘贴要呈中,以保持机身的平衡。机身整体要光滑,以减小阻力。然后再进行试飞,在试飞中学生自己去发现新的问题,认真做好制作记录和飞行记录,积累更多的经验。一段时间下来,试飞中学生已能根据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调整,试飞场上常能听到:“老师,这架飞机头轻了”,“这架头重了”,“这架重心不稳”等等话语。同学们积累的第一手资料更多了,写飞行记录已养成习惯。在2007年武进区第一届阳光杯航模比赛中六人参加比赛,二人获二等奖,四人获三等奖,并获团体三等奖的成绩。2008年我们在制作材料上作了些改进,用上了日本进口橡筋,效果显著。在2008武进区第二届金牛杯航模比赛中获一个一等奖,三个二等奖,一个三等奖,并获团体二等奖的成绩,同时我被评为区优秀教练员。
在训练过程中,也有一些趣事。王涛是一个爱动脑筋的孩子,我让他参加F1空气桨电动赛车的训练,他对车模是如痴如醉,甚至“扔掉”了作业,学习退步了。被我发现了这一情况后,马上和他的父母进行了沟通,他妈妈一听是学习退步,立刻就想扔掉他儿子有关车模的一切东西。而他爸爸却认为男孩子玩玩这些东西,没什么不好的。王涛在一边,全都听到了我们的谈话,眼睛看着我,等我的建议。
我没有发表建议,而是看到他的几辆赛车的马达在前中后不同的位置,于是问他为什么要这样放在不同的位置?他就一边演示,一边解释,他发现马达放在不同的位置,车子的速度是不一样的。他说:“是我经过30多次的对比实验得出的结论。”这时我真的感动了。原来车模的魅力这么大。我就问:“为什么你对车模那么感兴趣?你爸妈觉得因为你玩车模而严重影响了学习,你认为该怎么办?” 他说:“因为我想长大了去设计汽车!我一定不会再影响学习了。”
正是这个爱动脑筋的孩子,在2008年区车模比赛F1空气桨电动赛车中以门分100分,3秒41获区一等奖好成绩,并且这学期学习还有了较大进步。
虽然这次车模比赛团体成绩并不特别令人满意,3位学员参加的F1空气桨电动赛车获一等奖一个,二等奖二个。
从不会到会,从会熟练操作到不断创新,争取佳绩,航模、车模的辅导经历给我和我的学员们很多的启示,学员们在活动中勤于动手、乐于探究、惯于反思,超越了单一的被动接受,实现了学习方式的变革。我也深刻地感受到:凭借执著的信念,没有做不成功的事。
回顾十多年的工作历程,没有可歌可泣的事迹,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其实,我只是用心去做了点极其平常的事,如果要拔高到精神层面来说,我想是艰苦奋斗、持之以恒这股力量在影响着我,在激励着我。这种无形的力量不仅存在于我的身上,它也存在于我们夏溪小学教师群体的身上。各位同仁,成绩属于过去,未来属于自己,我们惟有努力进取,不断创新,才能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应尽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