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教育学习心得
汤锋霞
作为一名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是其所必须具有的师德。师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功能。由此可见,教师的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它不仅提高教育质量,也会促进学生成才,甚至会影响其毕业。因此,师德就是师魂,教师热爱少先队员是履行其职责的必要前提。然而,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他们体会到教师的师爱很困难。因为师生间没有血缘关系,彼此之间要建立深厚的情感连接确实需要一番功夫。
首先,我们应和学生交朋友,交真心朋友。“信任”是人际关系中最宝贵的东西,如果与学生不能达到互相信任的默契关系,那一切教育工作开展将无法正常进行。以前班中有一个学生,有过小偷小摸的行为。所以,一次班中一位同学丟失了几十块钱,全班一致认为是他拿的。而他在班主任面前发誓自己没有拿!这可怎么办呢?现在同学们都指定他,而他发誓自己没有拿。于是我决定对这件事进行冷处理。我说:“既然你说没有拿,那老师就相信你。希望今后以你实际行动证明老师对你的信任是对的。”在班中,也叫其他学生不要乱加猜测。这事以后,虽然我们没有查出那件事的真相,但那位被人指证的同学却再也没有在学校偷过任何东西。在一次教师节上,他在送我的贺卡上写到:“谢谢老师对我信任。”是啊,信任也许比任何说教都重要……
其次,要想与学生建立深厚的感情,必须要尊重学生,学会与学生平等相处。常常,我们会看到老师居高临下地去训斥学生,而学生则往往是唯师是从。一方面是批评训斥,一方面只是表面上或口头上接受!这种训话式教育其实起不了什么实际效果!只有弯下腰,蹲下来与学生平起平坐,才能进行会心的谈话,才能把事情真正解决。班中有一位学生在数学、英语等方面都学得不错,但在语文方面却是弱项,正因为这样,所以每次我让他起来朗读、回答问题时,他都是扭扭捏捏的。喊他的名字两次后,他才慢慢吞吞地站起来,并且要么回答声音很轻,要么索性不答。显然他是缺乏自信才会有这样的反常行为。而他越是这样,班上的同学就越笑话他。这样就形成恶性循环。他在学习语文方面就越来越马虎,作业拖拉,找他谈话也不起多大的作用。我一直想不出恰当的方法使他树立信心,恢复自信,也没有适当的方法去教育学生对于有缺点的同学能以宽容、帮助、支持的态度去对待。一天,我教到一篇名叫《掌声》的课文,而此篇课文正好是对学生进行“互信、互助”教育的最好契机。于是,我叫那位学生上讲台来读课文的最后一段,并在他耳旁轻声地对他讲“老师相信你能快速走上讲台,响亮地朗读!”。他朝我看了看,然后以最快的速度走上讲台,响亮地朗读起课文最后一段:“是啊,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当一个人在困境的时候。让我们珍惜别人的掌声。同时,也不要忘记给别人掌声。”。朗读完毕,其他同学报以热烈的掌声。我看着台下的同学和台上的那位学生,欣慰地笑了。我知道在这掌声中,台下的同学明白了对同学的弱点、缺点不应该去嘲笑,而是应该给予支持,帮助其走出困境;在掌声中,台上的同学也浅笑盈盈,他明白,原来只要自己勇敢地去表现自己,就会得到别人更多的赞赏与支持。我也在这掌声中看到了这位学生今后在语文上的学习也将更有信心。当然,这离不开老师要给他们创造更多的机会,让他们从不敢、不会到敢说、敢读,会说、会读,更离不开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当他有缺点、困难时不要一味训斥,应该放下老师的架子和他分析情况,帮助他慢慢进步!值得注意的是,万事应“严字当头”,爱应体现在细微处。教师对学生的爱的前提是促进其成才,促进其德、智、体、美诸方面发展,促进其按少先队队章行事,作未来的接班人。所以必须严字当头,一丝不苟地提出要求,做到严慈相济,爱是目的,严是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