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师德师风的学习,感慨万端。我认为,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道德素养。一个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会依法执教,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才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竭尽全力地去教育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更好地做到为人师表、;廉洁从教。我们优秀教师群体就是这个师德的具体体现。“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呢?下面谈谈个人心得:
1、 要有服务精神
教育所提供的服务,是一种国家买断的公共服务,教师的工作实际上是一种服务性工作。学生既是老师的教育对象,也是老师的服务对象。教师靠向学生提供教育服务换取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因而应以造福学生为主要职责。对于我们这个重视传统师道尊严的社会来说。尤其应该特别强调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和精神。最好的服务体现在“为每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最适合的教育”上。
2、 要有奉献精神
许多职业的从业人员都可以拒绝八小时以外的工作,教师却不能这样做,教师在必要时常常牺牲自己的业余时间向服务对象提供专业服务。正因为如此,这样的情景屡见不鲜:已经下课的教师被充满疑问的学生围在教室里,继续答疑解惑,下班了的教师因为家长的突然来访而将回家的时间一再推迟。
3、要有敬业精神
教育专业实践属于高度理性化的活动,对教师的自我发展来说具有内在的价值。对于教师来说,教育工作不仅是一种谋生手段,而是一种生活方式。教师敬重所从事专业的价值和尊严,意味着教师必须竭尽全力提高专业标准,争取条件吸引值得依赖者从事教育工作,由敬业开始,历经乐业、勤业,一步步走向精业。
4、 要有协作精神
教育专业领域由于服务面广,而且长期采用集体教育方式,内部职能分子较细,教师个人难以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人生指导,因而教育事业是集体的事业,教育服务基本上发球团体服务,很难把某个学生教育的成功或失败单纯归功或归咎于某一位教师。
5、 要有以身作则精神
师德最核心的是以身作则。我认为如果说大部分专业服务属于技术服务的范畴,教育服务则归根到底是一种道德服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使人向上和向善。在大多数情况下,教师自然而然的身教,对学生的道德可以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没有教师的“身教”,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学校德育。
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我想,教师所从事的就是这种叶的事业——平凡而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