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师生园地>>教师之窗>>教育文摘
给别人一缕光
发布时间:2009-04-16   点击:   来源: 武进教育   录入者: 黄小平


给别人一缕光

黄小平

 

最近,德国农学家苏里贝克发现:在黑夜翻耕的土壤中,仅有2%的野草种子会发芽,如果在大白天翻耕,野草种子发芽率高达80%,约为前者的四十倍。这是为什么呢?苏里贝克通过进一步研究,得出如下结论:绝大多数的野草种子在被翻耕出土的数小时内如果没有受到光线(即使是短至几分之一秒)的刺激,便难以发芽。

当别人处于人生的黑夜,我们也别忘了给别人一缕“光”,一缕希望的光,一缕微笑的光,一缕热情的光,这一缕又一缕光,看似微弱,但它拯救的,却是一个人的整个人生啊!

一次,我和几个同学正在谈起美丽的星星,母亲悄悄走到我身边,把我拉到一旁,指了指孤独地站在远处的一位盲童,轻声地对我说:“孩子,你为什么不给他一缕光呢,让他也能看见美丽的星星。”“这怎么可能呢?他是一位盲童,什么也看不见,怎么可能让他看见美丽的星星呢?”我说。“这怎么不可能呢?”母亲说,“你可以向他描述星星的美丽呀,使星星的美丽让他触得到、闻得到、感觉得到,这样一来,他不就‘看见’美丽的星星了吗?”从这以后,我常常与那位盲童在一起,跟他描述星星的美丽,世界的美丽,他也把他“看见”的美丽讲述给我听。我在给盲童一缕光的同时,也让我自己看到了这世界更多的美丽,体验到了这世间更多的快乐。

另一次,一位同学在学校冒犯了我,我便大打出手。母亲知道这件事后,问了我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一只飞虫飞进你的耳孔,有这样两种解决的方式,你会选择哪一种呢?一种是,往你的耳孔里滴几滴清油,把飞虫的翅膀粘住,然后将它憋死;另一种是,将你的耳朵靠近灯光,耳孔里的飞虫看到外面的亮光后,就会慢慢地顺着亮光爬出来。”“当然我会选择后一种方式来解决。”我说。

母亲说,生活中,我们也有被人冲撞、被人冒犯的时候,但对待冲撞、冒犯我们的人,我们却没了这份冷静和理智,没了这份平和与宽容,我们往往或心怀仇恨,或大打出手,或伺机报复。为什么我们不能像对待冒失闯进我们耳孔里的飞虫那样,给别人一缕光呢:一缕温暖的光,一缕信任的光,一缕善意的光,一缕宽容的光……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夏溪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7号
武进区嘉泽镇夏溪花溪路   联系电话:0519-83581249   邮编:213148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