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党群工作>>党建工作>>科学发展观
武进区夏溪小学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第一阶段小结
发布时间:2009-11-10   点击:   来源: 夏小   录入者:


  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按照武进区委、武进区教育局党委和嘉泽镇党委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结合学校的活动实施方案,我们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扎扎实实地开展学习活动。经过一个月的学习实践,已顺利达成了第一阶段的预定目标,有力促进了学校的各项工作,收到良好效果。现将第一阶段学习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1、成立领导小组。为切实加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领导,按上级党委的要求,学校成立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学校党支书记戴福春同志担任组长,成员由钱平玉、程志敬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程志敬担任办公室主任,袁新华担任办公室副主任,负责日常工作,同时认真做好信息反馈工作,并结合学校工作实际,研究制定了详实的学习活动实施方案。

2、开好动员会。928,党支部召开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全校党员同志及全体中层领导干部参加了动员大会,镇党委领导张小英同志应邀参加会议。戴福春书记作动员报告,并就如何按要求搞好学习实践活动,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达到学习实践活动目的,提出了明确要求。张小英同志就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作了发言。

3、营造学习氛围。为充分搞好学习实践活动宣传工作,党支部充分利用校园橱窗、黑板报、党员学习专栏和校园网等形式,广泛地宣传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同时,还在校园网中开设“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专栏,在全校范围内营造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良好氛围。

二、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开展学习。

针对学校教育教学这一工作特性,为善妥处理好工学矛盾,既要保证学习效果和学时,又不影响正常教学,切实把学习实践活动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我们组织全体党员以多种形式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即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集体学习与个人学习相结合,专题学习与网上辅导相结合,校内学习与走访调研相结合等。通过学习活动让党员教师进一步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来之不易,强化党员教师的责任意识与奉献精神。

动员大会后,我们及时把相关的辅导材料发放到党员教师手中。10月下旬,学校党支部在会议室举行了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交流会,各党员在会上进行了交流发言,他们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并结合自身工作畅谈了学习体会和收获,以及在今后工作中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实践,积极践行“以人为本、育人为先”的教育理念。通过学习,广大党员干部和教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明显地得到增强。

三、围绕主题,积极践行,切实推进当前各项工作。

为扎扎实实地深入学习,认真完成学习任务,党支部向党员推荐了《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等2本业务书籍,在学习过程中对他们的学习情况进行了检查和指导。学习实践活动期间,我们还组织开展了“与科学发展同行,做幸福武进人”系列活动:

1、开设课堂教学门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01516日,学校组织卞亮平、朱建琴、杨丽霞、许荣美等数位骨干教师进行课堂就诊。这几位骨干教师认真听了青年教师的任教学科,并亲切地与老师们进行了教研交流活动。交流中,骨干教师既评课,还提出了把课上得扎实、有效的策略和方法。此次活动,受到了青年教师的欢迎,加深了教师间的彼此了解和友谊,有益于促进青年教师的发展成长。

2、开展“先锋作用大讨论”活动,提升党员教师新形象。

活动紧紧围绕“新时期党员教师的示范性在哪里?”和“平凡工作中如何显党员模范性”等专题,以级部为单位,结合学校工作、教学实际、自身思想生活等方面展开。讨论会上,党员教师畅所欲言:既有“对自己能时时叮咛是党员”的肯定,也有对自身政治学习自觉性不够的剖析,既有对自己教学工作成绩取得的鼓励,也有对自己要有不断上进的鞭策。最后达成共识,力求“四个突破”,全面提升新时期教师新形象:一是工作学习两不误,认真做好学习笔记;二是积极进行教学调查,找准问题求改正;三是自觉结对党外人士,确保共同进步;四是为学校发展献一策,自觉履行党员义务。

3、开展“我为学校发展献一计”活动,突破教育发展瓶颈。

1023,学校党支部组织了一场“积极践行科学发展观,我为学校发展献一计”活动。全体党员教师集中参加了活动。党员教师紧密联系学校教育发展实际,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对学校近期创建国家级绿色学校、市级体育特色学校、内涵发展、队伍建设等内容进行了献计献策。学校党支部书记要求全体党员教师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增强终身学习意识,不断充实自己,积极发挥在师德建设、学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坚持科学发展观中,努力成为一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研究者、实践者,在教育研究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教育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4、开展“家校互动促发展家长问卷调查”活动,共谋教育未来。

新时代要求学校走出象牙塔,注意吸纳家长、社区及其他社会人士的意见、要求和建议,在与外界的良性互动中不断发展。为了探索新时期家校共育孩子成才的新模式,学校组织开展了学生评教师,家长评学校的活动。家长对学校的成绩与发展给予充分肯定,对学校的管理与未来提出合理意见和建议,对学生的发展情况提出建议和希望。在和家长一起探讨教育发展与未来的过程中我们非常欣慰,全体家长则以轻松、愉悦的心情参与了“共谋学校未来”活动,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学生未来与发展,学校承担着全面而优质教育的重任。

5、深入联系点,开展专题调研。

在认真学好理论基础上,学校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方案》及学校的工作实际,在广泛征求各部门意见的基础上拟订了5个调研课题。学校领导班子围绕调研课题,深入联系点调研,以座谈会的形式听取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调研过程中,教职工围绕学校的建设与发展找问题,出措施,对学校的党建工作、校园文化建设、教育教学管理、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和意见。各级部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创新方法,效果显著。

6.坚持边学边改兴办实事。

坚持把边学边改、解决问题贯穿于学习调研阶段全过程。结合学校工作实际边学边改、立说立行、立即整改,充分突出一个字,对家长反映的问题充分突出一个字,对各项不足突出一个字。轻负优质,学校在校园网公布学生在校作息时间、课程安排,学校规定三至六年级学生家庭作业时间,一、二年级学生一律不留书面作业,学校将不定时进行严格抽查。帮助特困学生,少先队大队部开展手拉手,共成长主题活动。关爱留守儿童、学困生,党员干部每人确定两名关爱学生,进行定点辅导,定时家访,与家庭配合,共同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四、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初步成效。

1、党员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更加深入。通过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广大党员干部真正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明确了科学发展观为什么要发展、为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意义,更加坚定了在实际工作中自觉的践行科学发展观的信念。

2、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教育事业发展的理念得到加强。在学习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使全体党员干部增强了科学发展观的意识,坚定了用科学发展观创新工作方式、解决突出问题的理念,广大党员干部对学校的发展进一步充满了信心。

3、教师们关于人才观、质量观的认识更加全面。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教师们全面准确理解全面发展的教育观,新课程三维目标及开展“轻负优质”教育的意义,自觉学习、实践科学的教育念,大力提升课堂教育技能、效率,优化学生课外作业与辅导,积极开展有益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各项活动,有效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和心理压力,促进了学生知识、能力的发展。通过深入学习实践发展观,教师的师德、教育水平、学校教育质量、办学水平获得了进一步的提升.

4、思考找出了主要问题,提出了有效措施。通过广泛深入的学习调研和建言献策,不仅使全体党员和教职工对党中央的重大战略决策和学校的发展目标、办学特色和优势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同,而且使党员干部广开言路,问计于民,进一步理清了影响和制约学校科学发展的主要问题,使我们的工作方向更加明确。

5、学习实践活动中做到了两个促进。在学习调研阶段,各级部、处室能统筹兼顾,正确处理学习实践活动与日常工作的关系,合理安排学习实践活动的时间、进度,既在时间上充分考虑日常教学工作安排,又在内容上紧密结合学校建设发展实际,边学习、边实践、边创新,通过学习推动实践,在推进实践中深化学习,做到了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6、全校各处室部门的服务意识明显增强。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全体党员干部、教职工的服务意识明显增强,都能积极做好本职工作,热情耐心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真心实意为师生员工办实事、解难题。

 

 

五、存在问题。

总的来说,在学习调研阶段的活动中,我校组织严密,结合实际,方法得当,效果明显。但用高标准要求,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学习中理论联系实际还不够,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知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各级部、处室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情况不平衡,缺乏创新意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对于以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这都需要我们在下一步的学习实践活动中,引起高度重视,切实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武进区夏溪小学

                                   2009.11.05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夏溪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7号
武进区嘉泽镇夏溪花溪路   联系电话:0519-83581249   邮编:213148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