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专题网站>>心理教育>>规划管理
2011年上半年学校工作意见
发布时间:2011-04-20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武进区夏溪小学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学校工作意见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第二轮学校主动发展目标的收官之年。2011年学校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工作思路是: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导下,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常州市武进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全国、省、市、区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实施“科研兴校”、“人才强校”的发展战略,坚持以建设“书香校园”、“特色校园”、“和谐校园”为主线,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提高教育质量为重点,以人事制度改革为抓手,以深化课程改革为动力,以培养心智健全的优秀人才为宗旨,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推动教育创新,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努力把我校打造成“内涵丰富、特色鲜明、质量一流”的武进名校,为推进我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及建设“智慧武进、低碳武进、幸福武进”提供更加有力的知识与人才保障。

一、认准一个目标:创和谐学校,当文明标兵

围绕“班子和谐当表率,师生和谐增合力,学校和谐共发展”的和谐学校创建目标,努力使学校成为全区和谐文明建设的窗口,教师成为和谐文明的标兵。

(一)处理好二个关系。

1、处理好学校与社会的关系。妥善处理好学校与学生家庭、与学校周边居民和单位、与所在社区、与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关系,争取全社会的关心、帮助和支持,最大限度地优化教育环境。特别要做好贫困生的帮扶资助和学困生的学业提进工作。

2、处理好学校内部的人际关系。主要处理好领导班子内部的关系,定位要准确,角色要到位;领导与教师的关系,政令要畅通,上下要和谐;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相处要和睦,待人要真诚;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学要民主,对应要平等;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团结要友爱,关心要帮助。

(二)开展好三项活动。

1、在领导干部中开展“三做三当”活动。引领全体领导干部把“做学问,当专家;做管理,当行家;做事业,当大家”作为事业追求的动力和目标,不断提高领导干部队伍学识水平、管理能力和事业心责任感。

2、在教师队伍中开展“三讲三比三提升”活动。继续深化以“讲政治,比师德,提升凝聚力;讲学习,比师能,提升业务力;讲贡献,比奉献,提升形象力”为主要内容的“三讲三比三提升”活动。本学期在教师中主要开展“提升服务效能,促进和谐发展”的主题教育活动。

教师不仅要将学生看作教育对象,同时看做服务对象,把着眼未来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根本工作目标,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宗旨,从情感上尊重欣赏学生,从行为上关心爱护学生,在课堂上服务帮助学生。教师不仅要把家长看做兄弟姐妹,同时要看作服务对象,我们面对的一个孩子,就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我们面对一个班级的学生,就是面对一个社会的缩影。因此,我们要在服务的思想和理念指导下,形成对学生发展最为有效的服务方法、手段和措施。

1)要在资源整合中增强服务意识。教师要主动参与、认真谋划、积极应对,整合各种资源,促进学生的发展。

2)要在情境创设中增强服务意识。教师要善于创设各种适合学生发展、激发学生活力的教育情境,培养积极的心态,不断提高教育的成效。

3)要在作业批改中增强服务意识。教师要认真分析学情,提供多样化的有针对性的作业练习。对于学困生要重视面批,加强指导,分析心理因素,督促提高。

4)要在思想教育中增强服务意识。教师要敏于捕捉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调动多方面的因素,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5)要在教育延伸中增强服务意识。教师要多为学生参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提供方法的指导,主动走进社区了解各种信息,科学规划学生的校外活动。

3、在学生中开展“三学三比”活动。以“学文化,比能力;学创新,比本领;学做人,比素质”为主要内容,在全体学生中开展“三学三比”活动。

(三)做好四项创建工作。

1、创建武进区文明单位。我校连续多年保持武进区文明单位的称号,要在以往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创建水平,突出创建实效,确保新一轮区级文明单位创建成功,要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创建常州市文明单位。

2、创建常州市依法治校示范校。要认真总结我校创建常州市依法治校先进学校多年来经验,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创建常州市依法治校示范校。

3、创建江苏省平安学校。省级平安学校的建设年前已经启动,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对照上级要求,加强建设和管理,为成功申报江苏省平安学校作为积极的准备。

4、创建全国绿色学校。要继续以绿色活动为载体,把绿色学校的各项创建指标落到实处;要增强创建工作的主动性,各负责部门鼎力合作,提高实效;要创新工作思路,努力打造我校的绿色创建品牌。

5、创建常州市心理健康合格学校。培养师生良好的心态,调整学生心理,用积极的情绪应对生活。

二、加强二项建设:书香校园建设,特色学校建设。

(一)加强书香校园建设。

以学生发展为基础,通过创设浓郁的阅读氛围,探索以课堂为主,课外校外为两翼的新的教育模式,进一步提高师生的人文素养,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努力营造“书香校园”,走内涵发展之路,为学生创建享受成长快乐的理想乐园,为教师搭建实现专业发展的理想舞台,为学校构建提升教育品质的理想平台,把我校建成一所特色鲜明、教师队伍充满活力、学生素质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学校。

1、营造书香校园环境。

1)让校园处处充满书香。

让图书“走出”图书室。

学校每年购置图书一次,充实更新图书室图书。在校园的长廊、过道、宣传栏布置师生作品、名人名言;在花园草地布置富有人文气息的宣传标语。让阅读与陶冶随时随地发生,从小处着手,使学生能移步换景,让学生沉浸在这样的书香的氛围中。

②让每一个班级充满书香。

通过“班级图书角”和教室布置,设计“书香班级”。教室里设置“读书台”,班级墙壁上张贴“每月新书排行榜”,墙壁上挂学生的作品。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让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能闻到书香。让每一个孩子随手能拿到书,随时有书读,让他们每天在这样的阅读中生活。

③让每一面墙壁飘书香。

加强文化长廊的建设,记录学生的读书活动和读书感言,使它成为“书香长廊”,为师生展示读书成果提供一个平台。精心设计“校园书画长廊”,记录学生书法与绘画的成就,为校园增添书香气息。

④精心构建多元化的读书网络。

建立“个人书橱”、“教室读书角”。学生在家中建个人的小书柜,可以在家中与父母共赏,也可以与小伙伴共读;每个普通教室、专用教师建立图书角,实现资源共享。

2)让网络打开师生眼界。

①建立读书博客。

在教师配备电脑的基础上,办好师生读书博客。利用校园网,并与城域网连接,构建读书交流平台,网络相连,信息相通,让师生的目光投得更远。

②增加电子图书的数量。

发掘电子图书信息,把老师、家长、学生推荐的好书第一时间补上。配备专职电子图书管理员,扩充电子图书的数量与质量,为师生提供阅读保证。

2、积极开展师生读书活动。

1)明确具体要求,使读书活动有的放矢。

对学生读书活动的具体要求:

①一条主线——熟读经典诗词。

一二年级:熟读背诵比较简单、易理解的诗词20首;

三四年级:熟读背诵经典诗词30首;

五六年级:熟读背诵有一定难度的经典诗词50首;

②必读书目——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出推荐书目(100本),组织学生开展“大阅读”活动。

一二年级:每生每学期必读学校推荐书目2本;

三四年级:每生每学期必读学校推荐书目4本;

五六年级:每生每学期必读学校推荐书目6本;

对教师读书活动的具体要求:

①每年每一位教师必须认真阅读2本教育专著。

②每位教师在认真阅读学校推荐书的同时,要写好教育随笔或教学论文,发送到校园教学随笔栏目内,每学期不低于1篇。

2)落实有力措施,积极开展丰富的读书活动。

教师读书活动:

①提供阅读条件,加强学校图书室建设,学校图书室全天向教师开放。

②设立教师读书课,要求教师每周不少于1课时进图书室、阅览室。

③办好读书沙龙,每学期组织教师读书交流会1次,同时开展相关读书征文活动。

④每学期举行一次“教师读书笔记”的评比,对获奖教师给予精神、物质上的奖励。同时,做好教师读书笔记向外的推荐工作,并确保每年有一定数量的教育随笔、教学论文在省、市级杂志上发表,教科室做好每位教师的教学随笔、教学论文的统计工作。

学生读书活动:

一是建立班级图书角,引导学生将家中的优秀图书带到班级中,成立班级图书角,专门配备12名学生作为班级图书管理员,负责班级图书的借阅、登记、归还等工作。

二是各班的黑板上方,开设“格言栏”、“成语苑”、“诗歌园”,引导学生阅读、理解、背诵名人名言,学习名人的读书方法,感受读书名人刻苦读书的精神。

三是开设读书论坛。利用校园局域网,开设读书论坛。

四是调整课程设置。每周在活动课中开设一节阅读课,加强对学生阅读训练和读书活动的指导。

3、开展师生共写作活动。

1)教师写随笔。对自身的教学行为进行设想及反思,对教育的一些热点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为学校发展出谋划策。

2)学生写日记。

 ①低年级学生每周至少写一篇日记(可以用拼音、图画表示),中高年级每周至少写二篇日记。

②学生写日记的内容:一二年级读学生感兴趣的儿童读物,说说自己喜欢的词语,联系生活实际说活这些词可以用在什么方面,或写观察日记、想象日记。三四年级读指定书目中学生感兴趣的书本,读完后将自己喜欢的部分讲给大家听,当学生的面大声朗读自己摘抄的精美词句,写一些读后感、或通过观察生活,写观察日记。五六年级读指定的书目,写读后感、观察日记。

4、通过精彩活动,促进读书活动的升华。

活动能点燃兴趣的火花,学校应该成为学生的第一个舞台。我们将用“活动激发兴趣”,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表现机会。

1)举行“建设书香校园”读书活动启动仪式。

为了充分激起全体师生的读书热情,在全校迅速掀起一股读书热潮,学校将召开“建设书香校园”读书活动启动仪式,通过校长讲话,全体师生进行一次生动的思想教育,激发起师生的读书热情,使全体师生积极地投身到“建设书香校园”读书活动中。

2)开展“捐书、献书表深情”活动。

学年末,在六年级开展“捐赠一本书,感念母校情”捐书活动。一至五年级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献一本看百本”献书建图书角活动。要求每个同学在捐书、献书的同时,创制作一张图书卡,展示自己的才艺,卡上还要写上爱书格言,激励同学们爱护书,爱读书。学校将评选出一定数量的“最佳图书卡”设计奖。

3)举办图书跳蚤市场。每年举办一次学生图书交流会,使学生将自己阅读过的不想珍藏的图书带到学校,优惠卖给其他同学,实现图书资源共享。

4)开展“我读书,我快乐”活动。

为了进一步提高图书设施的使用率和图书借阅率,为读书活动的开展创设良好的条件,号召全校学生在课余时间加入到读书活动中,开展“我读书,我快乐”活动,根据学校制定的优秀书目,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图书,并进一步规范大阅读课的上课时间,加大学校图书的使用效率,使图书室的书更广泛地走进学生中间,伴着他们健康成长。

5)开展“建设书香校园”读书活动展评活动。

学校将以班级为单位,举办读书知识竞赛、读后感交流、读书征文、经典篇章诵读、课本剧比赛、辩论赛等活动,树立起读书活动先进班级、优秀辅导教师和优秀学生典型,推动全校读书活动的深入开展。

6)开展“读书节”“书香校园”成果展示活动。

让学生通过读书节活动,充分激发他们爱家乡、爱生活、爱校园等感情。举行“师生共读同享阅读乐趣”班级读书会,促进我校“书香校园”特色建设向纵深发展。

5、开展评比活动,促进“书香校园”形成。

为了更好地促进书香行动的扩大,将在全校进行“书香班级”、“书香家庭”、“书香少年”、等的评选。

1)营造书香教室:在全校开展“书香班级”评比活动,通过对班级书香氛围的创设、班级图书角的建设与使用、学生参加活动的成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比,每个年级评比出1/3班级为优秀班级,给予表彰。

2)评选读书明星:各班根据学生的读书情况,每个月都对学生进行读书笔记进行星级评比,日记星级评比,学期末进行“书香少年”的评比,并按比例评出读书明星,连同事迹材料上报学校,学校对“书香少年”进行命名。

3)走进书香家庭:随着“书香校园”、“书香教室”的营造,学校为孩子们营造了良好的读书氛围,学校还将对部分学生家庭进行“书香家庭”的拍摄活动,向全校学生展示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让学生把书香带进家庭,并开展“书香家庭”的评比活动。

(二)加强特色学校建设。

1、做精花木文化。要把多年的积淀与创新发展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我校所处社区花木产业升级的有利条件,进一步挖掘资源优势,加强科研指导,使我校这一特色更“特”。

2、做强整合文化。要继续加强花木文化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研究,用大课程观的视野加以审视和统攝,找准切合点,重视科研攻关,以点及面,做出精彩。

3、做好科技文化。要以每年一届的竹溪杯科技文化艺术节为平台,鼓励学生探索实践,开展小发明、小创造活动,把书本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体会科技带来的无穷魅力。

4、做实足球文化。一要重视足球知识、技能在体育学科教学中的渗透。二要加强足球梯队建设和后备人才的培养,从一年级抓起,建好二队和三队。三要加大足球教练员的培训力度,争取三位体育专职教师年内均成为资格教练员。四要掀起足球运动比赛的高潮,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采用不同的形式,激发学生对足球的兴趣。五要加强与外界的联系,积极引入优秀人才和先进的训练方法,提高校队的足球竞技水平。

5、做足书法文化。一要加强书法教师的培养。本学期在以前面上培训的基础上,要重点加强对各班主任的培训。二要重视书法课程误置。本学期开始,在课外活动中专门安排一节学生书法课。三是营造良好的书法学习氛围。通过办师生书法展、书法作品评比等形式,提高师生学习书法艺术的兴趣。

三、增强三种意识:课程意识,质量意识,发展意识。

(一)增强课程意识。

1严格课程计划。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和《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和省、市减负规定,坚决纠正违规补课、违规挪课、违规调代课等行为,深化课程改革和文化建设,规范学校常规管理,大力加强管理力度。

2深化课程改革。要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效益。积极推进评价制度、课程统整、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革,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监测机制,提高监测数据的处理和应用水平,发挥好对教学的指导作用。要继续把重建教学常规,优化教学过程作为重中之重,认真学习“学科教学建议”,并结合学校实际,修订完善本校的教学常规,形成体现学生主题地位、引领学生主动发展的教学工作常规要求。要继续重视并实施好校本课程,打造各类高效课堂,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3加强艺体教学。深化艺术、体育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程实施水平。以阳光体育校本化实施为抓手,加强俱乐部、社团、校本课程建设,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确保每个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激发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加强学校艺术教育工作,举办学生艺术节、青少年才艺展示、书画摄影作品比赛等活动。深化科技教育,开展青少年科技等活动。

(二)增强质量意识。

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根本。因此,着力在以下方面做好工作:

1、实施信息化课堂。着力研究和实现校园信息化与课程改革的有效整合。一是利用因特网、校园网信息资源优势,将健康、新颖、有效的资源引入课堂,实现教学内容的创新。二是广泛运用多媒体手段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创新。三是对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本身开展研究性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索能力。

2实施研究型教学。以“研究状态下工作”为依托,备课立足“两个要点”: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做到“三个熟悉”:熟悉课程标准,熟悉教材,熟悉学生;上课实现“三个沟通”:全员互动,人际沟通;教学整合,思维沟通;师生调适,心灵沟通。课后做好“四个反思”:学生的核心地位是否得到突现,学习兴趣是否得到激发,思维是否得到启迪,情感是否得到升华。树立师生同行共进的课堂教学“双主体”观念,做到平等互动交流,着眼“参与度、亲和度、自由度”,建立课堂平等交往的对话机制。

3抓教案学案并进。教师不仅要精心设计教的过程,更应悉心筹划学生学的过程,教会学生如何学。在此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己动手写学案,提高学习的效率和兴趣。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提倡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四个点”,即一个兴趣点,一个互动点,一个思考点,一个创新点,以此推动课堂教学过程的优化。

4抓课堂教学常规。要求全体教师做到胸中有课标、有教材,心中有教法,目中有学生。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教学工作效率,实现管理的规范化,尽力做到筹划周密、责任明确、措施到位、反馈及时、考评严格;强化对教学全过程的管理,进一步督促教师认真做好教学常规工作并有所创新。更新课堂教学观念,抓好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不断优化课堂教学。要求课堂教学达到“五度”:时间上有限度,活动上有广度,气氛上有热度,内容上有梯度,结果上有效度,大力加强各项常规管理制度。

5、抓学业质量监控。采用定期与不定期、平时与调研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对学生学业质量的监控。对学生学业的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技能与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学习的成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

(三)增强发展意识。

1、个人发展。每位教师要在认真解读学校及各部门工作计划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制订好个人主动发展规划,找准目标,科学定位,自加压力,奋力前行。学校将适时组织相关交流和论证活动。

2、学生发展。要努力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环境,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为学生个性发展创造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3、学校发展。要抢抓机遇,充分利用小班化教学实验的有利时机,及早谋划,做好学校转型时期的开创性工作,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提升四个品质:提升德育教育品质,提升课程文化品质,提升教育科研品质,提升教育信息化品质。

(一)提升德育教育品质。

1、以花木文化为载体,构建有效而有活力的班级文化。打造班级品牌,以花木命名班级,以花木特性提炼班级文化,制定班级公约、班徽、班歌。建立花木实践基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形成班级特色,根据学生的爱好、特长,组建兴趣小组,培养学生个性,发展学生特长。

2、树立正确的德育观,紧密联系实际改革德育内容和方式。寓德育于课堂教学、学生管理、学生生活之中,充分发挥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创新各类主题教育方式,努力提高主题教育活动品质。创建德育品牌,扎实推进生命教育、绿色教育和公民教育等德育项目实验。开展“诚信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重视健康教育,不断提高学生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大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辩证认识学习负担,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和热情,让学生乐学好学。在广大学生中开展“三学三比”活动,要以“学文化,比能力;学创新,比本领;学做人,比素质”为主要内容,在广大学生中重点开展“三学三比”活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二)提升课程文化品质。

1、强化课堂常规管理。要重视对课前、课中、课后的过程性管理。课前抓准备,课中抓效率,课后抓反馈。一着不让,环环相扣,努力提高常态课的质量。

2、加强学科文化建设。一是要加强学科规范化建设。要规范学科教学的流程,科学安排课堂教学的各环节;要规范练习的安排。各年级各学科在练习的题型、题量,练习的时间安排,作业的规范要求、批阅形式,乃至作业本的使用等方面要有统一的要求和严格的标准。二是要增加学科的综合学习活动。每日诵读的安排,推荐书目,班内竞赛项目等要形成常规,加强落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转变教与学的方式。要继续围绕“教与学的方式转变”这一内容,认真组织校本教研和研修活动,促进课堂教学由低效走向高效。

(三)提升教育科研品质。

建立教科研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课题的研究和校本教研的管理;建立教研合一机制,注重研究的实效性;建立课题招标制度,培养个性化的研究型教师;建立课题研究工作室,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每个教师至少参加一个课题的研究,每人每年至少交流或发表一篇研究论文,优秀论文集结编印成册,供教师交流借鉴;建立科研成果奖励制度,与年度考核相挂钩,实行绩效管理,表彰先进,科研兴校。

(四)提升教育信息化品质。

1、加强信息学科的教学工作。要做到三个到位:时间到位,教学时间充足,全年课时充足。教学进度到位,严格按照课程教学要求安排教学。考核到位,根据电教中心要求,完善考核评价机制,促进学生信息化素养的提高。

2、开设机器人课程。我校在机器人竞赛中,历年来成绩卓著,机器人项目已经有了良好的发展基础,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在信息学科中逐步渗透机器人课程内容,使这努力发展成为我校的一大特色。

3、开设动漫课程。当前,动漫产业方兴未艾,从为学生终身奠基的角度出发,我们要积极创造条件为学生开设动漫课程,一方面促进信息学科与学生生活的整合,另一方面,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开辟一条通道。

4、建好学校网站。学校网站本学期初要完成改版工作,主页要更加亮丽,内容要更加丰富,功能要更加完善。要争取走向全区学校站的前列。

5、建好学科网站和学校专题网站。本学期,要积极启动学科网站的建设工作。各学科教研组要认真规划,精心安排,确保学科网站的如期建设和正常运行,使各学科网站成为各科教师交流学习的又一平台。同时,要加大各专题网站的建设力度。各负责部门要有品牌意识,努力把各专题网站建成学校的条线工作窗口。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夏溪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7号
武进区嘉泽镇夏溪花溪路   联系电话:0519-83581249   邮编:213148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