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管理制度
武进区夏溪小学
为了深入贯彻《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等重要文件,进一步指导和规范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健康和谐的人格,在总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特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贯彻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要立足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与实效性。积极做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与针对性相结合;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尊重、理解与真诚同感相结合;预防、矫治和发展相结合;教师的科学辅导与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助人与自助相结合。
二、目标与任务
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是: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树立在出现心理行为问题时的求助意识,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减少和避免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各种不利影响;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三、主要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以及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其重点是学会学习、人际交往、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常识。
高中年级主要包括:帮助学生形成适应高中学习环境的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充分开发学习的潜能,在克服困难取得成绩的学习生活中获得情感体验;在了解自己的能力、特长、兴趣和社会就业条件的基础上,确立自己的职业志向,进行职业的选择和准备;正确认识自己的人际关系的状况,正确对待与异性伙伴的交往,建立对他人的积极情感反应和体验,提高承受挫折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各年级要从根据本年级的实际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做到循序渐进,设置分阶段的具体教育内容。
四、途径和方法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可以多种多样,充分利用校园各种教育资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要利用校园广播、电视、校报、橱窗等宣传媒体,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强化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
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活动课或专题讲座。普及心理健康科学常识,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注意防止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化的倾向。
开设心理辅导室,对学生进行个别咨询,通过一对一的沟通方式给予直接的指导,排解心理困扰。
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要创设符合心理健康教育所要求的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心理环境。班级、团队活动和班主任工作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开通学校与家庭同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学校要指导家长转变教子观念,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注重自身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营造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以家长的理想、追求、品格和行为影响孩子。
五、组织实施
加强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学校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规划、指导、监督和检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加强对教师和辅导人员的管理,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
学校要建立在校长领导下,以班主任和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
各年级和班级既要积极创造条件,又要从实际出发,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重视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实际出发,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减轻教师的精神紧张度和心理压力,使他们学会心理调适,增强应对能力,有效地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课题培训与合作研究等方式,推广优秀科研成果。
六、经费投入
学校按照按有关文件,为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提供专项经费,列入学校的经费预算。对重要的研究和工作项目,要单独给予经费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