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辅导个案
一、 基本情况
小潘,男,13岁,聪明好动,学习习惯差,经常不完成家庭作业。上课要么情绪低落,一声不吭,埋头做小动作;下课胡乱打闹,经常玩的满头大汗。作业速度非常慢,不能完成布置的作业。
二、 原因分析
通过对学生小潘的观察,我发现他以自我为中心意识很强;下课时,如果不闹事,就总是一个人静静地站在一边看着别人快乐地玩耍。通过调查我发现孩子从小在老家跟着爷爷奶奶长大,是家里唯一的孙子,老人对他十分溺爱。在家里什么都是他说了算;在外面老是惹是生非,慢慢的爷爷奶奶也拿他没办法。父母意识到孩子问题的严重性,决定把他接到身边严加管教。可是父母忙于生计,根本就无暇顾及孩子,常常把孩子一个锁在家里。只要孩子犯错,父母就是狠狠地一顿打。孩子从溺爱的环境中一下子过渡到棍棒教育的环境,小小的心灵受到了严重的创伤,造成了孩子严重的逆反心理和报复心理。在学校里他总是很显眼,上课做小动作,做与课堂无关的事,作业经常不做,常常欺负其他同学……因此总是受到老师的严厉批评,同学们都很讨厌他。这一切作为一个13岁的孩子,内心的感受是可想而知。
三、 辅导措施
了解到孩子的情况后,作为他的老师,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才多大的孩子啊,就要承受如此多痛苦。我似乎一下子原谅了他的所作所为,我决定对他进行相应的帮助和心理辅导,使其能够健康成长。
1.深入家庭,进行家教指导。
首先,我找到他的父母,和他们进行一次诚恳的谈心。通过谈话使他们明白,孩子从老家刚来不久,对这里的环境还不是很熟悉,对父母比较依赖。要求他们多抽一些时间来陪陪孩子,多关心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让孩子体会到父母也和爷爷奶奶一样的关心爱护他。
其次,要求家长每天抽出至少半个小时的时间来与孩子进行交流,了解当天孩子在校的学习内容,学校里发生的事、老师布置了什么作业等,家长也在一旁看看报刊,形成浓厚的家庭学习氛围,帮助孩子形成自觉学习的态度和认真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
再次,要求家长要及时的肯定和表扬孩子的进步,当孩子有错时,要耐心开导,而不要用辱骂、欧打的教育方式来对待。
2.情感导入,进行正面转化。
每个学生都有自尊心,都需要爱,尤其是小潘,因为平时受到批评、冷落太多,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因此当他犯错时,我绝不指责、辱骂,而是想办法和他沟通。首先我要用我的热情来换取他的信任,对待他的困惑我热心帮助,对待他的忧思我热心化解,偶尔有点进步,我就在班级上大加表扬。课间活动时,同学们不愿跟他在一起,我就特意走过去和他聊天,陪他一起玩。了解到他恶作剧都是为了引起同学和老师对他的关注时,我就利用他的这种心理,适时地对他指出不文明的行为和语言不能赢得同学们和老师的好感,应该用真心和诚实来获得大家的信任。我还经常把他的进步告诉他的家长;也让家长把孩子在家好的表现反馈给我,并及时当着全班的面对他进行鼓励、表扬和奖励。让他明白:原来我也是个好孩子,只要努力也同样能得到父母、老师和同学的表扬和肯定。
3.挖掘“闪光点”,促进其转化
通过观察我发现小潘虽然经常犯错误,但他依然有向上的愿望,他身上还有很多“闪光点”,比如,不闹事的时候还挺讨人喜欢的,上课认真听讲时也会积极举手发言,而且正确率很高,平时很热爱劳动……所以我努力发掘并放大他的闪光点,对他进行教育。
上课时,我有意识地多让他发言,特别当他的回答有新意或声音响亮的时候,我对他不失时机地进行表扬,让他尝到发言成功的快乐。万一发言时回答得不够理想,我也及其宽容地予以肯定,激发他上课专心听讲的动力,培养他的自信心。当他能主动参与劳动时,就及时在同学面前表扬他,增强他的荣誉感。
每当学校举行比赛,只要能与他对得上号,就要积极动员他参加。同时,教他一些参赛的方法,让他感到老师在关心他、在器重他、在帮助他。在班级活动中,我也多为他提供表现的机会,比如讲故事、表演课本剧等,使他觉得自己也是班上的一份子,而不是一个不被群体所接纳的多余人。
4.发动群体,共同关注。
我还在班中要求其他同学要谅解他,不要与他“对着干”,而要采取冷却、忍耐的方法。让每个同学都能看到他在一点一滴地进步,有进步了就开始可以拥有朋友了,让他不再那么孤独。如果中途他又有意地范错误了,我也要求班干部能大度地说一声:没关系!并暂不汇报老师,但给他提出警告,以此来促动他认识到自己的缺点。这样,能通过同学的忍耐,帮助他在集体中找回自我,学会交往。我还号召班干在他有困难时主动去帮助他,并特意安排一名班干与他同座,随时检查并督促他完成学习任务。在班干的带动下,渐渐地全班同学都能积极主动地关心他了。还记得有一次考试,他忘带文具盒了,当我发现他在那焦躁不安时,问:“谁愿意借他一支笔?”话音刚落,许多小朋友都举起了手,有的干脆直接送到了他的座位上。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集体的帮助让他感受到了同学对他的友好,而不是排斥。
四、辅导效果
经过大家一段时间的共同努力,小潘的进步是很明显的,他上课也能认真听讲,课下也能按时完成作业了;与同学也能友好相处,不再随便打人,而且积极为班级做事,脾气也有所收敛,也很少跟科任老师顶撞了;家长也反映他在家变得懂事听话多了,还能帮他们做一些简单的家务事。他已经从一个令人讨厌的孩子,成为班级中受人欢迎的一员。在期末考试中,他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大家都交口称赞:“小卓的转变可真大啊!”
五、辅导小结
通过小潘同学的实例,让我更加认识到爱在教育中的作用。只要教师心中,并用自己的爱心真诚地去为孩子创造和谐,去了解他们的个性和内心,定能用我们的真情换取他们的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