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专题网站>>心理教育>>组织实施
留守学生的心理教育案例
发布时间:2011-12-01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虞建强


 一、个案基本情况:

陈某,男孩,11岁,现就读我校五年级(2)班。该生一至四年级上学期,学习成绩都一直名列年级前茅,而且品质优良。但在本学期却发生了很大变化,不仅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而且性格也一反常态。不仅上课时经常开小差,注意力很不集中,有时还故意拿纸团、橡皮砸同学,因违反课堂纪律,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而且做作业也很懒惰,不是拖拖拉拉,就是干脆不做不交。下课后还经常在走廊上奔跑,一会在楼梯上跳上跳下,一会死命抱住其他女孩搞恶作剧,一会又挥拳欺负女同学,课间操经常与同学打闹,甚至趁同学不在偷拿同学的东西,有时还跑到其他班级去拿东西,严重违反行为规范。他的行为引起了班上同学的极大反感。

二、家庭走访探究:

  通过家访得知:陈某的父母都在深圳打工,因关系不和虽未离婚,但已分开好儿年了,他们都还是在他读一年级时回来过。现在是由66岁的奶奶照顾。与其交谈,奶奶也无奈地向我诉苦:这个孩子我也不知道该如何管教。自从今年春节,他的爸爸一个人回来后,不知咋的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现在也很少做作业了,每次叫他做作业,不是说老师没有布置,就是说在学校已经做了。

三、个案原因分析:

  根据陈某同学的种种表现,我认为主要原因是:客观上,缺少关爱,缺乏自信。主观上,意志薄弱、自制力差。因为他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且关系紧张。尤其是偷听到爸爸与奶奶的谈话,知道爸爸这次之所以是一个人回来,是因为妈妈跟另一个男人跑了的消息后,对他的打击太大了,才使他精神一蹶不振,不仅丧失了学习的信心,而且沾染了不良的学习和行为习惯不。这一切又直接导致其成绩下降,对学习没有兴趣,而这又使上述种种表现日趋加剧。

  无视课堂纪律、随意讲话、自由散漫等行为,他不但不以它为,反而觉得这是一种潇洒,可以引起大家的注意。这是因为他长期得不到家长的关怀,且长期处于被同辈群体排斥的地位所致。这些情况造成他对被接纳的需要的满足受到阻抑,使其心理严重失衡,渴求受人关注。因此他想方设法引起他人的注意。这是由于他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或道德上的某些无知而造成的。是其行为习惯不良的具体表现。

  坚强的意志是一个人用正确的道德观念克服个人不合理的欲望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不能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注意力经常转移,病情老是反复,是他意志品质薄弱、自制力差的表现。

  不想听课,不愿做作业,设法撒谎蒙混过关,与同学爱打爱闹等,这些都是他失去学习兴趣之后而形成的不良行为习惯。

四、因势利导施救:

  1、消除敌意,建立信任感。爱引人注意的孩子,多半是因为情感饥渴,教师要多给他们爱抚。我想首先我要用爱融化他心里的坚冰,消除他的不良情绪。所以,我总是默默地走到他身边去,有意无意地摸摸他的头。随时关注他的行为表现。

2、帮助提高,增强自信心。

  1)辅导功课。 他对学习成绩其实挺在意,有一次听写了20个词,他对了十六个,他一整天都格外兴奋,可是他很厌恶做作业。特别是作业较多时就非常的不愿意做,我将他独自留下,一个一个指导他拼音的写法,当他写对了的时候及时肯定鼓励,他表现出了不同寻常的认真,速度也快了许多。并在班里对同学们肯定他的表现。同时每天的课堂作业及时的辅导他完成,他做的全对时给他打上空心的,争取再慢慢提高他的学习兴趣,增强他的自信心。

2)心理引导。在上课时只要他听课,读书,我就不断激励、表扬,使他的学习积极、主动意识增强。一点做的好,通过表扬,树立他的自信心,使他有追求更高目标的意愿。我在平时的教学中特别注意捕捉闪光点,及时进行表扬。如我在看到他专心读书时,会情不自禁地鼓励说:呦,孩子,你读书真专心!以这样的方式读书学习,自己的知识怎能不越来越丰富?;看到他早晨朗读不开口时,我会鼓励他说:教室里最动听的声音就是琅琅的读书声,赶快开口读书吧,外面的人听到,也会被你的琅琅读书声所吸引而驻足观望!;平时看到他因为我的叮嘱偶尔写好了一次作业,我会真诚地说:如果你的作业每次都写得这样认真,那该多好啊!这样的表扬既培养了孩子的自信心,又使孩子有目标可寻,孩子自然不会产生满足感。

3)。营造温暖的集体环境。他爱劳动,我抓住这一闪光点,让他担任本班的劳动委员,在眼保健操的时候为班级打扫,他特别高兴,打扫很认真。我还经常让他为班级做些小事,比如关灯、擦桌子、抬水果点等等。每当有了点滴进步时,我就在全班极力表扬,让全班同学改变看法,愿意和他做朋友。让同学们也越来越关注其变化。

4)与家长沟通。 与此同时,我多次与他的父母沟通,委婉地建议,希望他们多抽些时间陪陪孩子。我还劝导他的妈妈希望她能能看在儿子的份上回到他爸爸的身边,希望她多和儿子电话沟通,对孩子的学习多关心,及时给予表扬、激励,并用奖励的方法给孩子买些学习用具、资料等,从正面对孩子的行为予以肯定。

经过几个月细心辅导和假期父母亲情的温暖,最近,他已经有了明显的变化,课堂上听课认真了许多,每次都能按时完成各科作业,有时还积极发言,学习成绩稳步提高,与同学的关系也融洽了许多,慢慢的容入到集体生活中。

  四、教后反思启示

  1、对留守儿童,尤其是因缺少关爱等因素造成的问题儿童,更应为他们创设平等的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的环境。儿童是在不断发展的,心理还不成熟,在爱与友善的环境中更容易纠正错误,使他以健康的心态正视自己,以积极的行为超越过去,向好的方面发展。

  2、家庭环境、学校教育对学生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环境是改变儿童的重要因素,只有营造一个健康、温馨的环境,才有可能使儿童走向健康的成长之路。

  3、对有问题的学生,不要轻易放弃,要了解其原因,多从心理的角度去分析,并给予真诚的指导和帮助,爱是可以转变一个孩子的一生的。

  对于陈某的辅导并没有完全结束,孩子是脆弱的,在今后的生活中,我还要与其父母一道,不断地给予鼓励,不断地引导,让他健康快乐地生活在班级中。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夏溪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7号
武进区嘉泽镇夏溪花溪路   联系电话:0519-83581249   邮编:213148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