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于做人 恒于学问
——开学第一讲
武进区夏溪小学 戴福春
2012年9月3日
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在这丹桂飘香的季节,我们踏着朝阳,唱着国歌,凝视着徐徐升起的五星红旗,又迎来了新的学期,迎来了开学的第一天。此时此刻,看着同学们一张张求知若渴的脸庞,我心潮澎湃,无比激动。
是啊,丹桂飘香季,又是一年学习始。作为新时期的少年儿童,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要诚于做人,恒于学问。
一、做一个有责任的人
70年前,有位11岁的美国男孩踢足球,一不小心,踢碎了邻居家的玻璃,人家要索赔12.5美元。当时,12.5美元可以买125只鸡蛋。闯了大祸的美国男孩向父亲认错后,父亲让他对自己的过失负责。儿子为难地说:“我没有钱赔人家。”父亲说:“这12.5美元借给你,一年后还我。”从此,这位美国男孩开始了艰苦的打工生涯。经过半年的努力,这位男孩终于挣足了12.5美元,还给了父亲。这位男孩就是后来成为美国总统的里根。后来,他在回忆这件事时说:“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承担过失,使我懂得了什么叫责任。”
责任是人一生中必不可少的东西,如果你没有了责任心,你将变成一个别人厌恶的人;如果你没有了责任心,你将一事无成;如果你没有了责任心,你将面临着别人对你失去信心。
责任——代表着一个人的品质。责任,使人变得稳重;责任,使人知道自己的义务;责任,使你拥有了对你真正关心、帮助和爱护你的人。
责任——代表着一个人的真情。当你拥有一颗责任心,真情如一首首心灵之歌,唱出动听的爱的旋律,唱出了人间真情,让我们共同感受真情的美好。
责任——代表着一个人的诚信。“诚者,天地道业;诚者,人之道也。”只要你有一颗责任心,诚信这个美丽的朋友就会在你的身边。
责任,会让我们明白世间的道理,会让我们读懂世界的一切;责任,会告诉我们怎样做人,做一个怎样的人。只要你拥有了一颗责任心,你就会发现,在你拥有责任心的同时,你更加拥有和收获了快乐。责任,就像一个魔法师,能让你焕然一新,让你做得比任何人都优秀,让你做得比任何人都出色。
二、做一个有价值的人
小时候我住在农村,当邻家孩子送来一篮自家树种出的桃子时,母亲会将桃子收下,然后一定要在那竹篮里放回一点东西,几个鸡蛋、一把蔬菜,让邻家孩子带回。我问她为什么,她说,“人家对我们以礼相待,我们不能让别人空手走开。”我母亲不识字,从没有念过书,也不知道什么“四书五经”,但她举手投足之间,无处不是“礼仪”。我家门前有一条小河,在小学读书时,我经常在小河边的树荫下读书。为了不把衣服弄脏,我便将书垫在下面。一次,我母亲递给我一张小板凳,说,“孩子,书上有字,不要坐啦,你坐小板凳上吧。”多年以后,我才深深地感悟到:字,在我母亲眼里,代表着知识的价值,体现着她对知识的敬重。这就是她的人生价值。
一个人活得要有价值,就要坚守自己的信念和行为。作为今天校园的学子,明天国家建设的栋梁,必须遵循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则和习惯,而且要顺理成章地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它所折射的是每一个师生在这种价值引领下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整体气质。比如走过一棵树,树枝低垂,他是随手把枝折断丢弃,还是弯身而过?电梯门打开,他是谦恭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把别人挤开?一个盲人和他并肩路口,绿灯亮了,他会搀那盲者一把吗?再比如夜晚,我们过马路遇见了红灯,根本没有警察也没有车辆,是过还是不过呢?在学校和家庭,我们的行为方式会不会形成两付面孔呢?在教室里他会认真学习吗?在学校里他会与人和睦相处吗?在一个人独处时,他如何与自己相处?所有的原则、规范、教养,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他会怎么样?价值就是一个人的基因。基因不同的背景会作出不同的选择,会有不同的理所当然的行为习惯,也就会有两面性的价值取向,也就不会成就有价值的人生。
当今的学生要有什么样的价值观?难道仅仅追求求新求变的价值观就具备了创新人才的特征了吗?还必须要有最起码的道德价值观。体现在每个同学是如何对待他人、对待自己、如何对待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在一个文化厚实深沉的社会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智能。品位、道德、智能,是一个人积累的价值总和。这种价值,一旦具备了创新的特质,就会成为自己进步发展的最有价值的财产。对“信念”所有坚持,这就是价值。
三、做一个有恒心的人
唐朝诗人李白,小时候很贪玩,不爱学习。他的父亲为了让他成才,就把他送到学堂去读书。可是,那些经史、诸子百家的书学起来很困难,他更加不愿意学了,有时候还偷偷跑出去玩。一天,李白没有上学,跑到一条小河边去玩。忽然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蹲在小河边的一块磨石旁,一下一下地磨着一根铁棒。李白好奇地问道:“老婆婆,您在干什么?”“我在磨针。”老婆婆一边磨一边回答。“磨针!用这么粗的铁棒磨成细细的秀花针,什么时候才能磨成啊!”李白脱口而出。老婆婆抬起头,停下手,亲切地对李白说:“孩子,铁棒虽粗,可挡不住我天天磨,滴水能穿石,难道铁棒就不能磨成针吗?”李白听了老婆婆的话,很受感动。心想:“是呀,做事只要有恒心,不怕困难,天天坚持做,什么事都能做好。读书不也是一样吗?”李白转身跑回学堂。从此以后,他刻苦读书,终于成为一名著名的诗人。
坚持,是成功的源泉;成功,源于一点一滴的积累。每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从平凡走向卓越,就必须拥有对目标坚持不懈的恒心和强大的意志力。那些伟人们之所以能创造出伟大的事业,凭借的正是持之以恒的毅力。让我们来看一看他们为成功所做出的巨大努力:
马克思整整花费了40年的心血,才完成了巨著《资本论》;
伟大的德国文学家歌德创作《浮世德》,用了50年的时间;
中国古代医药学家李时珍为了写《本草纲目》,经历了30年的跋山涉水;
大书法家王羲之用一生的精力苦练书法,成就了“天下第一行书”的盛名;
著名科学家、气象学家竺可桢坚持每天记录天气情况,记录了38年零37天,其间没有一天间断,直到他去世前的那一天。
然而,这种持之以恒的毅力不是天生得来的,它需要在日积月累的坚持中慢慢磨练而成。
学习,是艰苦的劳动。它不但需要用力、用心、用功,更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和意志。要知道,成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获得的,只有每天向前进一步,才能逐渐靠近自己的目标。每天进步一点点,是从小成功到大成功的日积月累;每天进步一点点,是自信心的聚少成多;每天进步一点点,是对失败和挫折的不屑一顾;每天进步一点点,是实现完美人生的最佳路途。
同学们,让我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坚持“我想,我能行,我成功了。”的格言,诚于做人,恒于学问,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努力奋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