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工作 创新进取
——第二轮个人主动发展规划
(2011.09-2014.08)
夏溪小学何桂珍一、基本状况
自从1994年参加工作,一直在教学一线摸爬滚打,任教过语文、思品、音乐等学科,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应该说对于岗位工作情况已经熟悉,也许在别人的眼里,我是一帆风顺的,但我却感到自己的发展进入了“高原期”,就象处于长跑中的“极限”,以往的成绩已经被远远的甩在了身后,前进的步伐却受到各种各样的束缚、局限而慢慢减速。只有冲出“极限”、超越自我,才能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迎来更灿烂的明天。
怎样才能冲出这一“极限”呢?我认为必须找到自身的不足,对症下药。首先,我感到在学习上对自己有所放松,以工作代替了学习,导致自己迷失了发展方向。其次,由于缺乏学习,造成工作中缺乏思考,无法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使自己逐步沦为“算盘珠子”,领导拨一拨,动一动,怎么拨,怎么动。同时,学习上的欠缺,也造成了理论功底不扎实,缺乏理论积淀,因此也就害怕写文章,使自己的专题研究大多停留在实践层面,无法提升到理论层面上。
二、三年发展目标:
㈠总体思想
立足”三大教育”鼓足干劲,立足前沿,自我突破,力争一流。未来的教学实践活动中,不断加强师德修养,努力培养自己的爱心、耐心、细心,加强对未成年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锤炼自己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
㈡具体落实措施
1、加强政治学习
坚持进行思想政治学习,严格要求自己,坚持做学习笔记,撰写心得体会,努力成为“三大教育活动”忠实实践者。
2、认真学习,提高专业理论水平。
(1)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校本培训,努力争取机会走出去学习。
(2)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新课程改革方面的文本知识,并在教育教学实践当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3)积极摘抄业务知识,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和经验总结。争取论文获奖和发表。
(4)积极参加各类继续教育培训,在学校、在社会、在课堂用好讲好普通话,自制课件,每堂课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学。
2、认真实践,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1)每期上公开课或者教研课一节以上。
(2)开展课题研究,及时搜集资料,撰写课题小结。
(3)认真备课,上好每一堂课。
(4)与家长建立两周一次的对话关系,及时了解和反思自己的班级管理情况。
3、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用普通话,并向新闻主持人学习正确发音。
(2)课件制作。把电脑学习的重点放在对教师进行flash和photoshop的学习和运用上,争取制作能互动的课件。
(3)加强师德修养,培养自己的耐心和细心,多看看修养性情方面的书籍。
三、每一年的具体目标
第一年(2011.2-2011.12)明确自我发展目标,实现角色转变
明确作为教师的基本要求和发展方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责任意识。同时尽快适应工作环境,实现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素质,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师德教育实践活动,主动向老教师学习,向同行教师学习,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师德表现,树立扎实的工作作风。
2、积极听课、说课,扎扎实实地进行学科教学,掌握教学规律,从实践中获得专业技能的成长。
3、学习是教师成长的源泉,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中,我们才能获得进步。在第一年,我需要不断学习,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从而使理论服务于实践,提高自己的教学基本功。
措施与途径:
1、读透教材,把握重点与难点;课前备课,课后反思,精炼教案。
2、备学生,了解每个学生的基础上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利用随堂课与互观课的机会多向前辈教师学习,多请领导与其他名师走进自己课堂,再听课与评课后,多做笔记及反思收获,明确自己前进方向及改进措施。
4、参加项目组活动,并认真倾听前辈们的教学交流,不迟到,不早退,把自己的困惑能及时请教,珍惜每次的学习机会。
5、学习研究班主任的管理工作,管理好班级。
6、认真参加教师培训,保证出勤,并做好相应的笔记,认真学习,积累经验。
第二年(2012.2-2012.12)加强教育技能培养,提高班级管理能力,强化自我修炼
1、学科课堂技能是立足讲台的关键,这就需要我们向成为研究型教师方向努力,要善于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总结经验以指导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得到最优化,切实打造“效率课堂”。
2、在教育技能基本熟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班级管理工作,提高班级管理能力。
3、在扎实的学术根底与理论底蕴之上,我要不断加强学习、进修,从而将更深刻更新颖的知识回馈给学生。
措施与途径:
1、落实“课标”,围绕聚焦课改,决战课堂,注重有效教学。
2、每周对自己的课进行反思,积极帮助带教老师解决他们提出的疑惑、问题,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多向其他专家和名师请教。
3、重视并积极参与本学科的教研活动,认真做好笔记,做到边学习边实践边改进,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教学业务能力和教学效果。
4、进一步认识命题框架,尝试独立命题,做好质量分析。
第三年(2013.2-2013.12)教学相长,教研并进,形成初步自我教学特色
1、基本熟练地教育教学技能,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和反思能力,并能在反思的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初步形成自己的特色。
2、时刻关注教育界的最新动向,通过各种信息传播手段广泛获取现代教育教学信息和教育教学改革经验,进一步加强教育理论学习,为成为研究教师打下基础。
措施与途径:
1.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
2.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3.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想,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
4.认真布置、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批改作业要各种方式相结合。
5.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
6.进一步学习学科专业理论知识,提升自我的专业水平和处理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7.增强科研意识,为专业化发展提供强大的源动力。广泛收集阅读教科研信息。
8.勤写教学札记、读书笔记,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
以上是三年必须完成的个人目标,其他方面还要依据学校的三年发展规划及时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