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即诚实守信,它不仅是一个纯粹的概念,更是一种精神,一种高度,一种境界。讲究“诚信”,在今天看来,应该是更多地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体现在每一个普通民众的生活当中。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时代,人与人之间都需要诚信的依托,讲究诚信应该是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她必须是诚信的使者,需要处处撒播诚信的种子。
记得我国先秦时期的著名思想家、教育家荀子曾讲:“耆而信,可以为师。”说的就是教师首先必须是诚信的典范。在教师的教育生涯中,“教书”和“育人”我认为应该是同等重要的责任。“育人”是塑造出一个真正的“人”的根本,而一个人,做人的根本应该是诚信。人们常说“为人师表”,这不只是赞扬老师,更是给教师的一种责任,是关系到能否培养国家优秀人才的责任。教育学生诚信是关系到孩子们健康成长的一辈子的大事。因此,教师首先必须是诚实守信的,应该做到“言必行,行必果”,要求学生做到自己要先做到。诚信的学生要求有诚信的教师。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每个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情一态,都清晰准确地印在学生的眼中、脑海中,都有意或无意地进行着现场的表演,这就是无声路标的示范性,这种示范性将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形成一种强大的内化力。拥有诚信,不一定使你成为一个完美的人,而失去诚信,我可以断言:你一定成不了一个完美的人!作为教师,我会谨记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说过的话:“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让我的学生拥有诚信,成为完美的人。
曾子以信教子的故事告诉世人诚信的可贵,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如果说,曾子面对的只是自己的孩子,那么,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面对的又何止是一个孩子?是否更应该懂得在当今社会遵守诚信的美德是具有何等重要的意义呢?
“教师,是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无数的定义,众多的称谓,其核心内容都阐释了教师理应是真善美的化身。教育的确是一个特殊的行业,教师肩负着承传社会文明推动社会进步的重任,人品应成为社会的楷模,人性的标尺!教师诚信危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不仅会严重污染和影响教育的纯洁和教育环境、教育秩序,而且教师的不诚信行为还可能会严重影响到学生的诚信观念和行为。
民无信而不立。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做的,作为教师更是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让我们以诚实守信为荣,端正自身形象,健全人格,做一个让学生真正喜欢的诚信教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