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们邀请一位“故”老师
——我的教育故事
接到这个新的班级时,发现班里有位小A同学,大叫、吵架、生气、哭泣等情绪表现在她身上几乎每天发生,自私、暴躁、偏执等性格问题在她身上也十分明显,据了解孩子的家长不时用打骂来解决问题,这该怎么办呢?我邀请了“故”老师来共同教育。
孩子们的心灵就像一条曲折的小溪,在蜿蜒的河道中流淌,不时倒映出美丽的鲜花,茂密的树林和洁白的花朵。故事,是少年儿童心灵健康成长的宝贵精神营养,会给孩子的心灵之河带来美丽的倒影,也是我们小学教师和家长教育培养孩子可以借用的法宝。
“言出必践”
小A送给同桌一支心爱的笔,同桌十分也喜爱。可过了数日,小A忽然后悔起来,想把那支笔要回来。于是她和同桌吵起架来,末了,她红着脸大声地叫了一句:“反正我现在不想送给你了,怎么了!”看到气呼呼的小A,我给她讲述了作家秦文君写的一则故事:她还是小女孩时,有个男生向她借2元钱,在当时,这相当于她两个月的零花钱,她有些犹豫,因为那个男生家很贫穷。她的为难令那男生难堪,他低下头,说那钱有急用,又说保证五天后归还。她无法拒绝,只得把钱借给了他。第五天,男生竟没来上学。整个白天,她都在心里责怪他不守信用。夜里快要睡觉时,忽然听到窗外有人叫唤,打开窗,只见窗外站着那个男生,他的脸上淌着汗,手紧紧地攥成拳头,搁在窗台上,然后突然松开,手心里像开了花似的展开了2元钱的纸币。她惊喜地叫起来,他也快活地笑了,仿佛他们共同办成了一件事:让一块悬着的石头落了地。后来才知道,他当时借钱是急着给患低血糖的母亲买葡萄糖,为了如期归还借款,他天天夜里到一个旱桥下帮菜农推菜,到了第五天拂晓他终于攒足了2元钱,乏极了,就倒在桥洞中睡着了,没料到竟酣睡了一个白天和黄昏。醒来后他就向她家狂奔。那是她和那男生的唯一的一次交往,但那次交往留下的震撼却是绵长深切的。以后再看到“优秀”、“守信用”之类的字眼,她总会联系上他。听罢故事,小A把笔塞回了同桌的手里,悄悄地告诉我:“老师,我知道了说话要算话。”
“人生大器”
小A向一位同学借了一支红笔,不慎摔坏了,纠纷由此产生,同学认为要赔,理由是“弄坏了别人的东西就是要赔,亏我还好心借给你呢”,小A也有委屈,她申辩“我不是故意弄坏的,再说你的笔只有一点点墨油了”。在听了两方的“理由”之后,我把一篇故事给他们两人一起看,告诉他们明天告诉我该怎么做。这则叫做《人生大器》的文章讲了一个这样的故事:古希腊著名政治家伯利克里任雅典首席官时,由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反对者甚众,有人当面辱骂,但他从不动怒。一天傍晚,一个市民还闯进伯利克里的屋子,一进门就对着他骂个不停。但伯利克里只是静静地坐在那儿,任凭对方发泄。那人骂了半天,怒气消了,准备回家。这时,伯利克里看到天已经黑了,便叫过一个仆人,说,外面看不清路了,你去点一盏灯来,送这位先生一程。第二天,小A买了一支新的红笔赔给了同学,同学不肯收,后来达成“协议”,以后两个人可以共用这支笔。
“不离不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