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猎雕的遭遇》读后感 五(2)班 朱璟涵 这个暑假,我读完了《一只猎雕的遭遇》,这只猎雕让我懂得了什么是忠诚,什么是勇敢。此书将这只猎雕的思想感情描写得淋漓尽致。而最后,是一个感人肺腑的结局。 这本书的作者是沈石溪,他出生于上海,1969年初中毕业赴西双版纳插队在云南边疆生活了整整十八年。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上海作家协会理事。创作动物小说为主,曾荣获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儿童文学奖、中国图书奖、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大奖、台湾杨唤儿童文学奖等多种奖项。 这本书主要讲了金雕巴萨查在离开父母仅两天的清晨,在草原觅食时遭遇旋风,摔伤了翅膀,又遇到一只饥饿的山豹。猎人达鲁鲁把它从豹嘴下救下来,并把它训练成了一只猎雕。巴萨查曾帮助过主人捕获过许多动物。可是有一次,意外发生了。一只香獐掉到了别人的陷阱中,主人叫巴萨查去把它叼过来,可巴萨查不愿意捉别人的猎物,它觉得不是自己的劳动成果就不该去分享。主人以为它不听自己的活,一气之下,把巴萨查卖给了一个叫马拐子的人。那个人让巴萨查当诱雕,把别的金雕吸引过来。巴萨查不愿出卖自己的灵魂。马拐子就饿了它三天三夜。巴萨查没有办法,只好当诱雕。两个月后,来了一只它心爱的白唇雕,可是它闪躲不及,被马拐子提住了,连夜送到市场上去卖钱。于是,巴萨查决定绝食抗议。马拐子只好将它卖给了程姐。程姐是个养种雕的,对巴萨查很好,可巴萨查出于对自由的渴望,它两次出逃,第一次留恋于这里面而被剪去了翅膀;第二次虽然顺利出逃,但又变成了一只“草鸡”,因不能飞翔,它必须靠吃虫子、老鼠艰难度日,等它重聚飞翔能力后,又成为了一只义父雕,承担起了雏雕抚养的责任,而后却又被雏雕赶了出来。过了几天巴萨查发现了杀害蓝顶儿的一头母猪,而且还有一个猎人在捉它,可猎人开了一枪,没打中要害,野猪冲了过来了,巴萨查出于仇恨,咬死了母猪。过了一会儿,巴萨查这才看清这个猎人就是自己的旧主—达鲁鲁。后来,巴萨查和达鲁鲁去捉红崖羊,却遇上了黑风暴。巴萨查用它的生命救了主人,可它却变成冰柱永远的站在了风雪垭口。 其中最令我感动的一段是:“你要飞走还来得及,你至少还有一点力气挣脱他深情的拥抱。他的力气早耗尽了,他托不住你的。可是,你没有动弹。没有你,他就会死去。现在你是唯一能让他恢复些许力气,支撑他走出风雪垭口的救星。当然,是用你的血,你的肉。”这段话写了一只罕见的义雕,它把自己的血和肉转化成主人的热量,主人的卡路里,主人灿烂的生命。它用自己换来了主人达鲁鲁的生命,支撑他走出风雪垭口,活着回去,如果是我,我早就展翅高飞,逃离这么个鬼地方,飞回森林,这样就有生的希望,毕竟“我”还很年轻,活了雕龄的一半,还是壮年时期,凭什么就他呢?而且我也曾救过他,凭什么要用自己的生命换一条人命呢?而且即使给了他一些元气,他也不一定能走出去。可是,这只猎雕却忠诚的陪伴在主人身边,用自己的血和肉支撑着主人。他不愧是一只罕见的义雕,不愧是一只忠诚的猎雕! 虽然巴萨查的一生十分短暂,但辉煌而灿烂。巴萨查本是一只健壮的雄雕,却在五年之内被三易其主,经历了各种罕见的痛苦。但是,无论遭到被主人误解而被遗弃的“冤苦”,还是为救昏死的女主人程姐反被剪翅膀沦为草鸡的“恨苦”,却没有击碎巴萨查对生命的无线热爱,对生命价值的无限追求。 巴萨查最令我敬佩的是它坚韧不拔的精神。为了使断翅尽快长出新翼,巴萨查不是像别的金雕一样慢慢等待,而是忍受剧痛,将被剪断的残羽一根一根连根拔起,并在环境恶劣、弱肉强食的丛林里顽强地生存下来,最终重新飞上了蓝天。巴萨查曾经历过许多挫折,他都挺过去了。巴萨查这种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我就用书中的句子赞美它:一只迎着太阳飞翔的金雕,一只有许多命运的金雕,它有许多的坎坷经历,在它的生命旅途中,还有一个一个传奇经历...... 猎雕巴萨查的遭遇让我想起了5.12大地震中的那只英勇殉职的军犬。当时,它在废墟中发现了一位大爷,就钻了进去。但突然发生余震,废墟坍塌了,那条军犬被埋在了废墟里。当战士们把它挖出来时,它已经身受重伤,奄奄一息了。为了减少它的痛苦,主人李教官用手卡住了它的脖子。3分钟后,那条军犬不动了...... 《一只猎雕的遭遇》让我明白了: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保护动物,是每个人的职责。同学们,让我们来保护动物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