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种果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演这个故事。
2.引导学生细读课文,了解猴子种果树的经过和结果,明白做事如果急于求成,没有主见,到头来什么事都办不成的道理。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演这个故事。
教学难点:通过对问题“为什么猴子什么树也没种成”的思考和讨论,使学生明白做事要有耐心、有主见,不能急于求成,并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浇水 施肥 拔掉 改种
指名上黑板写,写完后评一评,谁的字写得最棒。
2.读着这些生字,你想到了课文的哪些内容?听着听着,老师的眼前又浮现出了这只可爱的小猴子,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学生齐读课题。
二、细读第1自然段
1.出示第1自然段,指名读。
2.(出示画面)启发想象:小猴子一边浇水,一边对梨树苗说:( )。
是啊,小猴子多么想早一点儿吃到梨子啊,你能把他这样急切的心情读出来吗?指名读。(读得真好,听了你的朗读我感受到了小猴子急切的心情)
三、精读课文2-8自然段
过渡:小猴这么想吃梨子,这么努力地种树,它种的梨树丰收了吗?它吃到又大又香的梨子了吗?
1.(出示两手空空的小猴)你想说——
(出示句子)就这样,这只猴子什么树也没种成。指名读,读到这儿,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2.教师:为什么这只猴子什么树也没种成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3.请小朋友们默读课文2-8自然段,用“ ”画出小鸟们说的话,用“ ~ ”画出猴子是怎么想的。
4.读议交流: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画的是否正确。
小猴子不是不勤劳,可它为什么什么树都没种成呢?
(1)因为别人说什么它就听什么。
让我们来看看在它种树的过程中,都有哪些朋友对它说了什么?
(出示三段鸟儿说的话)
①重点指导朗读好第一段话:猴哥,猴哥,你怎么种梨树呢?有句农谚,“梨五杏四”。梨树要等五年才能结果,你有这个耐心吗?
指名读后,师问:乌鸦弟弟,你为什么要对猴哥说这些话啊?(我认为种梨树等待结果的时间太长,我担心猴哥没有这个耐心等这么长时间,希望猴哥种杏树,时间短一些)
指导朗读:你真关心猴哥啊,把你对他的关心读出来。指名读,边读边指导。
生读第一句“猴哥,猴哥,你怎么种梨树呢?”师述:真替猴哥着急,不应该种梨树啊!为什么呢?生接读第二句“有句农谚,‘梨五杏四’。梨树要等五年才能结果”,师问:你觉得时间长吗?(提示注意:等、才)再读一读。生继续读“你有这个耐心吗?”你认为猴哥——(没有这个耐心)。谁再来学着乌鸦的样子读一读这段话,指名读。
②依次出示喜鹊和杜鹃说的话。
谁再学着它们的语气来读一读,自由轻声地读一读,指名读。
乌鸦,喜鹊和杜鹃的话说的对吗?鸟是好鸟,树是好树,猴子错就错在——(小猴不应该谁怎么说,他就怎么做。)这就叫做板书:没有主见
(2)除了没有主见,小猴种不成树还有什么原因呢?(做事没有耐心)
你从哪里读出了这只小猴做事没有耐心?
(出示小猴三次想的话)对,五年太长,我可等不及。
对,四年太长,我也等不及。
对,三年也太长,我还是等不及。
读着这三句话,你发现了什么?(相同点:这三句话意思差不多,都是说小猴子没耐心。不同点:小猴子越来越没耐心了。)
指导朗读:小猴越来越心急了,你能读出他的心情吗?自由轻声地读,指名读。
5.现在你能说一说为什么这只猴子什么树也没种成吗?(学生自由练说。)
6.故事到这儿已经读完了,想把这个故事演一演吗?(同组小朋友先自由地演一演)教师请一组小朋友上前来戴头饰演一演。
7.演完后评一评:你觉得他们演得怎么样?
四、想象练说,适当拓展:
1.(出示图片)小朋友们,这只猴子什么树也没种成,他的心情怎样?你想对他说什么呢?
2. 故事讲到这儿还没有完呢!续编故事:出示:正当猴子(伤心)的时候,一只( )对猴子说:“( )。”猴子一想:“( )。”于是就( )。自由轻声地练习说,指名说。
五、课堂小结:故事学完了,今天回去的作业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内涵丰富的文化墙(共计2课时)
武进区夏溪小学 吴海燕
教学目标:
1、学习百年校史,了解学校的发展史。
2、认识上文化墙上的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进一步感知这些人物的品性。
3、学习与伟人相关的故事和历史功绩。
4、在对伟人的品性深入了解,感悟人生的启迪,并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乃至今后的工作中践行。
教学过程:
一、参观文化墙 初知校史
带领学生参观文化墙,观察墙上有哪些内容,有哪些名人,分别出自哪个朝代。
读一读学校的发展史,了解学校的历史。
小组交流,集体交流参观的大致印象。
二、找找身影 感知品质
选择感兴趣的简介读一读。
说说为什么对这位历史名人感兴趣?
它有什么地方值得你学习的?
三、学习历史 感悟典故
出示名人简介,想一想,可以用哪些成语形容这些令人尊敬的人物?
同桌讨论并进行记录
集体交流,生汇报成语,书写与黑板。
看看你与老师的意见是否一
选择感兴趣的反复诵读。
指名诵读,读正确,读通顺。
小组汇报各自的自学成果,集体交流。
教师在学生交流后出示解释,再次诵读。
四、发表感慨 启迪人生
游览了文化墙,学习了典故,深入了解它们的特点和品质,你有什么
感想呢,你将会如何向这些品德高尚的人物学习呢,发表你的感慨吧!
小组成员之间交流感受,集体交流。
赶快用笔及时表达自己的感慨吧。
评选最佳感言。
植树节的来历及习俗
导语: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树节,每当植树节到来时,我国上下都会举行节日的相关活动,有些学校还会带上学生们亲自去体验植树,用实际行动教育孩子树林的重要性。那么植树节是怎么来的呢?植树节的来历是什么?接下来小编就带大家去了解了解植树节的来历及习俗。
植树节的来历
植树节
3月12日是我国自己的植树节日,同时这一天也是孙中山逝世纪念日。孙中山先生生前十分重视林业建设,在他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就设立了农林部,下设山林司,主管全国林业行政事务。1914年11月颁布了我国近代史上第一部《森林法》,1915年7月,政府又规定将每年的"清明节"定为植树节。
1979年2月,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根据国务院的提议,通过了将3月12日定为我国植树节的决议,这项决议的意义在于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植树造林,加快绿化祖国和各项林业建设的步伐。将孙中山先生与世长辞之日定为我国植树节,也是为了缅怀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象征中山先生生前未能实现的遗愿将在新中国实现并且要实现得更好。
植树节
植树节的习俗
每年的3月12日是一年一度的植树节,在节日那一天学校、政府等都会动员群众参加植树活动。并举行植树节相关活动为大家科普树林的重要性。
植树节还成为了一些国家以法律规定宣传保护树木,并动员群众参加以植树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按时间长短可分为植树日,植树周或植树月,总称国际植树节。通过这种活动,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热情。
植树节
植树节现状
据联合国统计,全世界至今已有50多个国家设立了植树节。由于各国国情和地理位置不同,植树节在各国的称呼和时间也不相同:日本称为"树木节"和"绿化周";以色列称"树木的新年日";缅甸称为"植树月";南斯拉夫称为"植树周";冰岛称为"学生植树日";印度称为"全国植树节";法国称为全国树木日";加拿大称为"森林周"。
歌曲:好大一棵树
歌手:张晓梅
作词:邹友开
作曲:松山千春
歌词:
头顶一个天 脚踏一方土 风雨中你昂起头
冰雪压不服 好大一棵树 任你狂风呼
绿叶中留下多少故事 有乐也有苦
欢乐你不笑 痛苦你不哭 撒给大地多少绿荫
那是爱的音符 风是你的歌 云是你脚步
无论白天和黑夜 都为人类造福 好大一棵树
绿色的祝福 你的胸怀在蓝天 深情藏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