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教育科研>>学校教研>>教学反思
《圆的认识》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1-04-27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张燕

《圆的认识》教学反思

张燕

《圆的认识》,是数学概念的教学,并同时具有数学思维的教学,本节课从寻宝入手,激发学生求知兴趣,由认识平面的直线图形到认识平面上的曲线图形,是认识发展的一次飞跃。在明了圆的本质或者定义后,认识圆心、半径、直径,自然而然通过动脑获得:圆心决定我的位置;在同一圆内,半径有无数条,并相等;在同一圆内,直径有无数条,并相等;在同一圆内,直径的长度等于半径的两倍等知识。其次,概念课,除了清楚指明概念的具体涵义,还需正确理解数学概念的作用、注意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

一、联系生活,体现生活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课末引导学生探讨有三组(排成一排,围成圆形,围成方形)同学们在玩套圈游戏,你觉得哪一组更公平?为什么?加深了学生对圆的认识,而且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使学生深刻体会到身边有数学,伸出手就能触摸到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二、自主探索,培养创新精神。

1.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画圆这个教学片段中我没有像以前一样一边示范,一边讲解圆的画法,而是先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工具尝试自己画圆,然后展示所画的圆并说说用什么画的,重点放在用圆规规范画圆上。也是先让学生自主尝试画圆,然后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画圆的,让画得不成功的学生说说在画圆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最后教师再板演示范,使学生明确画圆时的定点、定长。借助学生的实践操作,我很自然地解决了“画圆时,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圆规两脚张开的大小是圆的半径, 圆的半径决定圆的大小”的问题,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会了圆的画法。

三、探究过程中,我介绍了中国古代关于圆的记载,从宏观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认识视域;最后,让学生应用圆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等活动,帮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数学学习中层层铺染、不断推进,努力使圆所具有的文化特性浸润于学生的心间,让数学课堂摆脱枯燥乏味,真正美丽起来。

本节课是我自己在上课的时候和平行班老师还有很大的差距,与学生的互动还是有些生硬,让数学课上起来更加有活力,对于时间的把我还不是很到位,需要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课堂水平。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夏溪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7号
武进区嘉泽镇夏溪花溪路   联系电话:0519-83581249   邮编:213148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