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教育科研>>学校教研>>教学反思
《认识图形(二)》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2-06-09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金菊芳

《认识图形(二)》教学反思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武进区夏溪小学    金菊芳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一节数学课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教师如何设计教学过程。《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这一课,教学重点难点是使学生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能区别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一节课让学生对它们的特点有个初步的直观认识,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做准备。虽然是看似简单的一些平面图形的认识,教材内容的安排也较少,且小学生对平面图形的概念本身就较生疏。所以教学是还是比较难的。

这节课我遵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精心设计了形式新颖,情境意识强烈的题目和问题。把握住操作活动的关键,让学生经历新知的探索过程得到充分的发挥,让学生在“做”中体验数学,促进了学生在丰富的表象基础上自然而然地建构了知识。从引导看一看长方体的面,摸一摸这些面,让学生感知“面”的概念,再通过画一画、比一比,让学生积累了更多的对长方形的直观认识,最后在揭示概念时,又通过对学生自己画出的各种各样的长方形的比较,巧妙地丰富了概念的外延,从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长方形的认识。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学生在轻松、快乐的课堂氛围下完成了所有练习。学生能够自主探索、积极、主动地去发现。学生学得主动,学有成效。

数学的学习,不仅要让学生学习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同时更要将它看作是一种文化。让数学课富有生活气息,唤起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体会数学与生活同在的乐趣。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夏溪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7号
武进区嘉泽镇夏溪花溪路   联系电话:0519-83581249   邮编:213148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