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国家现在倡导“双减”,本学期四年级语文备课组将针对学情,取长补短,同时紧紧围绕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逐项落实相关工作。继续坚持以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理念为导向,积极参与课题“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实践与研究”以及“在社会生活中,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探索与研究”,倡导并实施以自主参与,合作探究、亲身体验和课内外相结合为标志的教学方式,着力形成“开放性”的大语文格局,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二、工作目标:
1.做好课堂教学的第一步——备课,在备课上下好功夫。
2.加强教师间的通力合作,利用好每周的集体备课时间。
3.开展好备课组的教研活动,使教研活动变成一个教师成长和取长补短的平台。
4. 继续利用好早读和星期二、星期五中午时间进行课外知识的积累和阅读。
5.提高作业设计质量,进而实现既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又提高学业质量的目标。
三、工作要点:
1、每周有序开展备课组教研活动,注重“教学心得”交流。
2、精心设计教案,做好课后教学心得及本班教学特色的记录。
3、力求根据每个学生不同实际给予激励性的评价,让学生都能有所提高;
4、认真开展组内听课评课活动,作好经验交流总结。
5、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生动有趣的语文学科活动,扎实推进背诵课程的落实,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自主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
6、上好同课题研讨课。这学期,我们将继续进行课堂教学的研究,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上好同课题研讨课。希望通过听同年级段老师的示范课和加强课堂教学的研讨,使四年级老师语文课堂教学水平在原有的基础有个整体的提高。
7.早读要求。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每天的早读对于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尤为重要。语文教师必须充分利用好这段宝贵的时间,老师每天把当日需朗读或背诵的内容板书到黑板上,让学生进行有目标的朗读。语文课本上的日积月累和重点课文段落都要求学生背诵,学生在朗读时,老师一定要注意相应的指导,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另我们还要求学生课后积累的格言及古诗也要背诵。
8. 教学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生的不同的学习情况,适当地有针对性地分层次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杜绝以往简单的“一刀切”的做法。授课过程中,依照设计好的教案,灵活多样地采取各种教学方法,在课堂上营造一种轻松的教学氛围,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始终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变为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以提高学习效率。课后,注意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集体辅导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及时复习好所学的新知识。加强课外阅读指导,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要教育学生既要重视课内知识的学习,又要重视课外知识的积累,课堂内与课堂外的知识是相辅相成的。学习方法的养成是差生能否转化和学生学习能否进步的核心。
9.作业的布置要因“能”而异。作业布置要根据学生的能力、要适合学生的能力,才能助长学生的能力。老师布置的作业要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果子”,不要学生“跳三跳”“跳五跳”还摘不到“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