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场上》一课展示了小学生在操场上的大部分体育运动,儿歌概况了操场上活动的情形。而且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与相关插图了解常见的体育运动项目,同时让学生们明白体育锻炼可以使身体更强壮更健康,也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
一、要符合地段儿童学习认知 ,充分利用校园活动
根据低年级孩子特有的年龄特点及他们爱思考,乐于探索新鲜事物的特点。在课前播放学校刚刚举行的春季运动会视频,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索欲。顺其自然引导孩子们的目光来的操场上,从视频中你看到了什么样的操场?你有什么感受?我们赶紧来读读课文吧!”孩子们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了。以兴趣为前提,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去读书,去预习,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再辅助提一些读书的具体要求,收到的效果非常明显。
二、能够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偏旁,归类识字
人教版实验教材在识字的编排上,注重渗透汉字的构字方法。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汉字构字规律,掌握识字方法。本堂课中教“打、拔、拍”和“跳、跑、踢”时,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它们的秘密,发现有些字都是与“手”有关,有些字都是与“足”有关,揭示构字规律。学生还提到“报”和“抱”跟手有关,所以也用提手旁;走路的“路”跟“脚”有关,用足字旁做偏旁,达到了触类旁通的效果。
同时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并且有很强的表现欲望。老师要抓住这些特点及时的予以引导,今天学习的拍皮球,打篮球,打排球,打乒乓球,拔河,在熟读的基础上,我带领他们边读边做动作。孩子们积极性特别高,课堂气氛在此时也达到了一个小高潮。
三、朗读与书写
朗读时注意节奏,连词成句。在节奏正确的前提下,教师可以逐渐加快速度。在指导写字时,教师边讲边示范。在这一部分,还可以充分利用我们的教材习字册进行书写指导。能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完成书写练习,响应双减政策。
同时在练习说话这一环节中,在出示同学运动图片引导同学们交流运动感受时,还可以出示“有的...有的...还有的...”句式。应该充分利用好这一句式,引导同学们看图说话。
总之教师应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凭借教材,多媒体等优势,充分融合校园环境与资源,联系生活实际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才能为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