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教育科研>>学校教研>>教研动态
《李广射虎》听后感
发布时间:2011-03-21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蒋波


《李广射虎》听后感

三月十八日,我聆听了何桂珍老师执教的《李广射虎》这堂课,受益匪浅。

《李广射虎》这篇课文采用文包诗的形式,讲述了李广将军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拈弓搭箭,把白羽箭深深射进石头中的故事,本文为我们呈现了出了一个力大无穷、神勇无比的李将军形象。课文的情境与诗句紧密相连,学生通过学习相应的文字,采用诗文对照的方法很好的了解了古诗的意思。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书是这样,听课也如此。何老师在执教《李广射虎》这节课时,我感觉到她的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教师情绪饱满,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师生互动,使课堂充满了生机,具体表现如下:

1、教学设计巧妙,重点突出,过程紧凑。

故事是诗歌的扩展和阐释,诗歌是故事的浓缩和提炼。本文采取文包诗的形式,即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再现《塞下曲》这首诗的创作意境。何老师在这堂课的教学中,由诗入文,循文悟诗,诗文互照,情景再现,紧紧围绕李广将军神勇无比的特点来展开具体的教学。

2、读中感悟,感受人物形象

在整个教学环节中,何老师始终以读为本,把时间和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读中自学,读中自悟,读中自得。如读“呀!大家全都惊呆了,原来李将军射中的不是老虎,而是一块巨石!那白羽箭深深地扎进了石头里,任将士们怎么拔也拔不出来。”时,何老师要求学生反复读,让学生感受白羽箭扎之深,并通过何老师自己射箭的经过和图片让学生深刻领悟李广的神勇无比。朱熹曾说:“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他充分肯定了在语文学习中“读”是一个不可替代的手段.。冯老师很巧妙地用了“读”的艺术,无论从读的形式还是读的次数,该什么时候读该怎样读都把握得当,使学生亲近文本,走入文本,进而对文本产生富有,达到个性化朗读的境界。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夏溪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7号
武进区嘉泽镇夏溪花溪路   联系电话:0519-83581249   邮编:213148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