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教育科研>>学校教研>>教研动态
数学学术沙龙研讨记录(第五周)
发布时间:2011-03-21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ylx


数学学术沙龙研讨记录(第五周)

研讨主题:俆长青的《平均数》的教学艺术

中心发言人:陆常虹(观看视频资料)

参加成员:全体数学教研组成员

研讨过程:

一、           观看视频资料

二、           教研组成员交流、研讨

陆常红:今天的学术沙龙我们从听名教师李长青上《平均数》开始,让我们每一位教师深深体会到教育是一门艺术,评价也有艺术。评价的艺术就在于通过评价使学生增强自尊,树立信心,掌握更多的发展本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充分发挥评价语言的功能,在关键处巧用激励性的评价性语言,促使师生产生“共鸣”,由“共鸣”产生愉悦。而欣赏又是师生产生共鸣的一种表现形式,同时又是产生共鸣的基础。在上述案例中,顾老师对学生的回答从惊奇、疑惑到肯定、赞赏,始终以欣赏的眼光和学生进行着心灵与心灵的交流。当学生通过紧张的智力活动获得了成功得到老师的认同和赞赏,在孩子的精神上,有一种难以言表的欢乐。师生由此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这种强大的教育力量能在儿童的心灵中激发出新的思考的能源。一旦师生在知识和情感上都产生共鸣,达成了共识,那么师生之间心灵交往便达到了和谐的境界,学生的整体素质将得到更大的提升。

课堂评价不仅要注重对学生的激励,还要注重教师的引导。因为启发性的评价语言如同一把金钥匙,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开启学生智慧的大门,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的正确途径,获得新的认识。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和启迪,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徐晓阳:课堂教学源于情!徐老师以情激情,激昂的情绪带着深深的感染力,用智慧使课堂具有浓浓的人情味,他的情使人激情飞扬,让人有种想要飞得更高得冲动。他能够真正做到从心底欣赏学生、赞扬学生,使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在徐老师的课堂上,充满了真诚的赞赏与热情的鼓励,如:好极了!我很欣赏这位同学,很会倾听,并会接纳别人的思想。”“你又知道呀!哦!这样就真相大白了……”这些话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更使学生的人格得以健全。除了语言的激励,徐老师还非常善于用体态语言来感悟童心世界,走入学生的心灵。如:用眼神表达、扶扶肩膀、摸摸头、甚至蹲下来与学生交流,这一系列自然的行为,细腻地向学生传递着老师的信任,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学生的那种真诚的深深的爱。我相信,老师如此的身体语言定会震撼每个学生的心灵,这种身体力行的做法将比任何干瘪的说教更有说服力。

朱建琴:在课堂中,徐老师鼓励孩子时在课堂中经常说以下四句话:1、我不懂,你再说说。2、为什么?3、真的只能这样吗?4、我想还会怎样呢?课堂上老师的“我不懂”实际上是让学生的思维不会被停止,因为思维在运转中需要等待。我们在课堂中不能急不可待,要学会等待,要在课堂中要努力寻找学生的不同意见和想法,让学生体验想法的多样性。

丁小英:本节课的教学的闪光点多,我的收获真不小。可用几个字来浓缩我的感受:独到的课堂设计挥洒的教学机智真诚的教学感情回头再反思自己的教学,在课堂上有多少话语是无用的多余的,多少教学环节的设计是无效的,有时自己感觉也别扭,教起来不顺畅。以后要不断地审视自己的课堂,经常地反思,及时地调整。今后还要不断学习,提高专业素养,做一个教出数学品味的好老师! 

金美萍:昨天我们听了徐长青老师执教的《求平均数》,我觉得徐老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同。他的课是让孩子在活动中做数学,给孩子提供大量的讨论合作、独立探索、实践操作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孩子们在做中学。师生交往方式也不同。现在的课堂不只是师生互动,更有生生互动,徐老师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参与到孩子的学习活动中去,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孩子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思维自由发展,不仅学会了知识,形成了能力,同时学会了与人合作,与人交流。

沈美芬:今天,我们听了特级教师徐长青老师的一节《求平均数》。我觉得徐老师的这节课使学生切实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与应用价值,为树立应用意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初步形成了解决日常生活工作中的数学问题的能力,并通过这一应用过程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将数学课中的统计与生活有机的结合,体会到数学中的生活,生活中的数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在这节课中,学生一次又一次的认识了平均数,他们感到平均数就在身边,并获得了一次次成功的体验,学得兴趣盎然。

汤锋霞:今天的学术沙龙,我们通过网络一起聆听了全国特级教师徐长青的三年级数学《求平均数》。他的课堂观得到充分体现。首先是创设情境,引出问题。课件出示姚明成长的图片,猜猜看是谁?你是怎么知道的?姚明是一个非常爱国的运动员,所以我们应该为他感到骄傲。你们爱打篮球吗?看看他小学三年级时是怎样训练的。从学生熟悉的篮球明星姚明的图片导入新课。接下来的是小组合作,实践探究。课件出示:动画小姚明做投篮训练。他投了几组?看到这个统计图你知道了什么?你能使这四组都同样多吗?通过小组合作,汇报交流。在摆一摆,算一算过程中,理解平均数的意义。联系实际,说明姚明在三年级的时候刚刚合格,通过他的不断努力成为了世界级的选手,同时对学生进行了意志力的教育。最后是课件出示一则报道。1.本周我市日平均气温达到15摄氏度。2.学校规定:学生平均每天在校活动时间为1小明。3五一期间到天津旅游的乘客每日平均流量约30万人次。4.人的舌头平均长度9厘米,是由17块肌肉组成了。学生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夏溪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7号
武进区嘉泽镇夏溪花溪路   联系电话:0519-83581249   邮编:213148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