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语文教研活动的研讨主题围绕“识字教学”进行。从教学目标的制定到识字重点的探讨,从教学环节的设计到信息技术的应用,倾注了低年级语文备课组老师的许多心血。周四下午,各备课组长抽时间听取了夏老师的试教后提出了各自的建议,冷空气侵袭的湿冷的傍晚,夏老师独自在教室里继续揣摩、思索……
一堂课成功展示后,大家坐到了一起。夏老师这才略显轻松地和大家谈起了自己的教学设想。研讨中,老师们认为夏老师这堂课的识字目标定位是非常准确实在的,识字教学重点的确立,是建立在充分研读教材和考虑学生学情的基础上的。从资源的应用方面来看,学件的恰当应用,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难点,实现了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有效整合。在教学过程中,大家发现夏老师在这堂课中非常关注学生识字的过程,关注学生识字方法的习得和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大家感觉到低年级课堂中体现的关注点对于学生的意义是非常深远的,也是值得自己思考和借鉴的。
卞校长在听取了老师们的交流之后,高屋建瓴,从多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了点评,使在座的语文老师们得益颇深,老师们深切地感受到一堂扎实的语文课不仅需要深入地钻研文本,更需要分析学情,用最有实效的方法来指导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掌握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评议结束后,围绕“识字教学”教科室作了一个简短的讲座,帮助大家进一步梳理了识字教学的目标定位和教学策略。
一堂识字研讨课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对于执教者的意义是可能是自身教学能力的提升和后期教学发生的转变,对于参与的老师来说则是对自己课堂的反思和对研讨专题的深入钻研和思考。这样,在一次次的校本教研研讨活动中逐个钻研教学难题,逐步拓宽教育视野,逐渐形成开放、包容的教育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