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教育科研>>学校教研>>教研动态
英语组学术沙龙研讨(第十一周)
发布时间:2010-12-14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张益萍


英语组学术沙龙研讨(第十一周)

主讲人:张益萍

  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研讨内容:

一、营造创新氛围,培养思维的多向性和伸缩性

英语课堂教学中每一教学步骤都应多设信息沟,层层递进,可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或语言材料,设计适量灵活性较大的思考题,或让学生从同一来源的材料或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培养学生积极求异的思维能力。我出过这样的一道题检验学生:If the green house is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road, and the red house is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road, where is the white house? 这其实是一个脑筋急转弯,学生却大多想不到。有的说“It is between the green house and the red house.”,还有的说“It is on the road.”这些学生不能正确回答这个问题是因为他们陷入“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势障碍中。正确的答案应该是“In the USA.

二、优化教学手段,培养创新能力

"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教师要善于组织教学内容,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1.在想象中创新

想象是创造的源泉,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要培养思维的独创性,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可运用手段形象生动地再现教学内容,做到声像结合,图文并茂,适合小学生好奇、求趣 、求新的年龄特点。帮助学生在语言与表达对象之间建立联系,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更自觉、更有趣地进行英语交际活动。在这基础上合理安排一些游戏多角度地培养学生想象能力。例如,在学习5A Unit 4 Halloween中的一些动物时,我在电脑中设计一个野生动物园,让学生模仿动物的声音和样子来学。 Chicken, chicken, 咯咯咯, duck, duck, 嘎嘎嘎……这样,学生就会很有兴致,有的装成猴子,有的扮成马,……。再难的词在学生口中变得流利起来,枯燥的单词很快被学生记住。然后只露出动物的一小部分,让学生猜动物。

2. 在情景中创新

儿童是善于模仿的。从母语学习的规律看,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尤其是儿童的语言能力的发展是从模仿开始的。学生在模仿课文语言时,能获得发现的乐趣,能获得成功的喜悦,这就是孩子心目中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语言实践的情景,抓住课文中的重点句型,精心设计练习,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及时把课文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例如, 在学习5A Unit 8 A camping trip中一些野营用品时,我设置了一个野营旅行的场景,准备一些实物或图片。先让学生说说需要做些什么事情,要用到哪些东西,然后自然地引出野营用品。除了书上列出的单词外,还适当增加了一些,以扩充词汇量。教授完单词后,让学生根据情景进行对话,教授几个重要句型。这样,学生可以身临其境的学习,达到了双倍的效果。

三、鼓励学生合作互动,拓展思维,共同创新

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不仅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训练,更重要的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信息传递和情感交流中思维的碰撞,新信息的获取。我国著名外语教学法专家王才仁指出:教学的实质是交际,是师生之间思想感情和信息的交流,师生是民主、平等、合作、互动的关系。为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应努力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身心愉悦,有安全感,引导学生自由地、敏捷地去探索,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由“学生”决定“教法”,使教师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教学内容是教师“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而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因此,最佳的课堂信息传递应是师生、生生多向传递型,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采取小组合作的方法,让学生在合作中动脑、动手、动口,从而达到同学间彼此沟通,取长补短。以小组形式展开唱歌、对话表演、猜谜语、完成调查表等竞赛。例如课堂上开展Group work, Team work, Pair work 等教学活动,要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以小组目标达成为标准,以小组成绩奖励为评价依据,师生在小组内相互讨论、评价、启发、激励,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四、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语言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计新颖别致,并能唤起学生共鸣的问题,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进行集体讨论,集思广益。也可运用所教知识,让学生自由地求异发散,编写新内容,如在学完课文中一段对话后,黑板上写几个key words , 让学生自己去编一些内容,这样会使学生相互启发,相互交流,从而以创新意识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创新实践能力也真正得以提高了。再有5A Unit 8 A camping trip中,许多学生始终搞不清there be …和 have / has 用法。教师不要单纯地自己去讲定义,而是要让学生进行归纳总结,也就是让他们进行自主学习。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们自己会发现there be 表示某地有某物,是“存在有”,而have / has 表示某人有某物,是“拥有”或“所有”。

陶行知先生曾经讴歌:"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因此,教师在课堂中要实施创造性教学,寓创新素质的培养于课堂教学之中。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一种认识过程,也是一种探究过程。教育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探索与创造。英语的课堂教学只有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很好地进行统一,不断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逐步培养其求异创造能力

研讨过程:

方静发言:创新是一个民族前进与发展的源泉与动力,中国走向世界需要英语,中国的创新和未来更需要英语,然而纵观目前的英语教学,往往由于教师只重视语法的教学,从而忽视了孩子们的求知欲望、全体参与性和进取心。

蒋文燕发言: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除了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语音、语调、书写,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学活书本,变得更聪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调动学生思维,使学生会学习,会探索,并且学好英语。

徐国英发言:我就注意在学生思维的伸缩性和多向性上下功夫,使他们能在角度变化或多角度中思考和观察问题,在变中求通,通中求活,活中求新。在讨论、争论、辩论此类思考题时,既可调动学生积极运用语言材料组织新的语言内容,又训练了他们从同一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的求异思维能力。在这种生动活泼、兴趣盎然的状态中学习,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当学生对这类讨论性问题产生兴趣时,他们会不畏艰难、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应不失时机地给学生创造学习英语的氛围,加强语言信息的刺激,营造创新教学氛围。

吕霞发言:要想培养创新思维,就要力求使学生处于动眼、动手、动口的主体激活状态。因为充满趣味性的情境教学,可极大调动眼、耳、口、手的动作。在丰富的教学情境作用下,使学生很快达到情绪的兴奋,主动探求知识,主动解决悬念、困惑的方法或途径,主动研究问题,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学生在愉快的游戏过程中,身心比较放松,主体意识大大增强,潜移默化地使自己增长了知识,拓展了思维空间。

蒋巧妹发言:我在教授5A Unit 3 At a Music lesson 中的单词时,巧妙的通过一首英文歌曲“We can sing and dance.让学生站在台上随着音乐自由舞蹈、唱歌、弹吉他、拉小提琴等等,课堂气氛高潮迭起,而学生们也在愉快中学到了知识。大家纷纷登台献艺,学习效率大大提高。单词、句型、巩固率达99%。

卢俊发言:我们还可以利用插图来创设情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插图是语言的形象再现,语言是插图的理性表述。请学生根据图画的内容编一段对话。学生会运用所学过的知识,编成各种对话,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激情。反之,也可以让学生根据一段对话或小短文来画画。这也是一种运用语言的训练。因为学生要绘图,必须熟读对话,反复揣摩,才能将脑中的图画绘诸笔端。

张益萍发言:发展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它要求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都有实践和成功的喜悦。通过小组学习,给爱动、爱玩的小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参与表现的机会,使枯燥的内容学起来饶有兴趣,并且使学生拓展了思维,提高了创新能力。总之,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发掘一切可以调动学生创新思维的因素,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想象中创新。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夏溪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7号
武进区嘉泽镇夏溪花溪路   联系电话:0519-83581249   邮编:213148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