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校园》教学随笔
《绿化校园》是一堂数学实践活动课。在调查了解学生的经验之后,我发现,学生对于绿化这样的事情是有感性认识的。为此,我在教学时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进行教学,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在课始时,引导学生观察有关校园绿化的效果照片,通过对校园绿化中美的欣赏,并让学生帮老师计算校园的绿化面积,以鲜活的事例催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研究的兴趣,从而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提出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
1、本节实践活动课的设计充分利用了花木资源,紧密联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引导探索不同途径的解题策略,使所学的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只是得到了升华。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集体合作,为他们提供思维摩擦与碰撞的环境,有利于其思维的活跃。
2、通过学生动手测量,使学生从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和探求知识的欲望,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的心理,树立了学习的自信心。通过人人动手操作,让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初步的归纳和抽象思维能力。
3、通过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亲身体验,并在此基础上挖掘了活动内容中的开放因素,让学生自主设计形状各异的花圃,并计算面积,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提供了条件。只有在数学实践活动课中强调从学生身边的行为、自身活动出发,激发学生对活动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实现数学的应用价值,同时达到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目的
4、本堂课辅以开放的教学情境,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实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动脑、动手能力,取得了意想不得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