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教育科研>>学校教研>>教学反思
把握重点 打造有效课堂
发布时间:2011-03-15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把握重点 打造有效课堂

----《半截蜡烛》教学有感

[卞亮平]

语文课堂的有效性有很多关注点,我觉得抓住教学的重难点展开教学是打造有效课堂的一个关键。现就六年级下学期的《半截蜡烛》一课为例,谈谈自己的感想。

《半截蜡烛》一课主要讲述了二战期间,法国的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机智勇敢地与突然闯入的三个德国军官展开周旋,最终保住了藏在半截蜡烛里的机密情报的事。

课文具体描述了伯诺德夫人、大儿子杰克、小女儿杰奎琳三人分别三次为保护情报而作出的努力。这三次事件是不是都是教学的重点?哪次更重要呢?我认为,前两次都不是重点,学生一读课文就明白了。学生一读就明白的地方,我们还要在课堂上多化下功夫吗?显然不需要。我们可以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杰奎琳是如何对付德国鬼子并最终取得成功的这一环节上。

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分别用一句话把三人各自为保护情报所作出的努力的事概括一下。如:“伯诺德夫人以油灯更亮些为借口,点燃油灯,吹熄了蜡烛,一场危机暂时过去了。”有了这样的范例,学生很快就可以概括出其他两件事:“杰克想借搬柴生火为理由,取走蜡烛,却被中尉军官粗暴地夺回,凶险越来越近。”、“杰奎琳以上楼睡觉为借口,顺利取走蜡烛,一场危机终于化解了。”这一段教学加上教师适当的点拨,大约需要化费5分钟时间。

接下来,教师要抛开前面两件事,直奔重点。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为什么杰克想取走蜡烛,结果被德国军官喝止了,而杰奎琳却轻而易举成功了呢?学生通过课文阅读很快就找出了一点理由:杰奎琳说话时是“娇声”地说,这样让德国人觉得这个小女孩很可爱。

“还有吗?”教师这时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我看这里面,我们至少可以找出三点理由,你们再读读课文找找看。”学生通过再读课文,又找到了一点:杰奎琳想取走蜡烛时说的是“我可以……吗?”,她比杰克更有礼貌,更能博得德国人的好感。

“很好。”教师要进一步点拨:“还有呢?再把杰克和杰奎琳说的话读读看呢?”学生通过细心阅读,又发现:杰奎琳用了称呼:“司令官先生”,这是在拍德国人的马屁(学生语),故意抬高德国军官的身份(当然这是老师的总结提炼),让德国人很受用。

通过几次的阅读比较,杰奎琳这个聪明机智勇敢的可爱小女孩形象便栩栩如生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当然,对于学习水平较高的班级学生来说,如果再讨论下去,还可能总结出诸如小女孩善于察言观色、分析判断形势,充分利用优势等特点。这要视情况而定,不可强求。)此时,教师只要引领学生满怀敬佩之情把这段文字读好就行了。教到这里,这篇课文还有什么要讲的吗?我想,已经没有了。那剩下的时间干什么?很简单,教师可以再提一个要求:其实,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像杰奎琳这样机智勇敢的人物还有很多,他们的故事同样感人,请学生即时阅读拓展阅读材料:《撒尿小英雄》、《辛德勒的名单》、《虎口藏宝》……。

最后,可以给学生出一个随堂练笔题:《_________,我真佩服你!》。

我觉得,抓住难点,重点突破,留下时间让学生阅读、动笔,这样的教学远比在课文中挖来挖去,绕来绕去来得更有效。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夏溪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7号
武进区嘉泽镇夏溪花溪路   联系电话:0519-83581249   邮编:213148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