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石灰吟》有感
夏溪小学 何桂珍
这是一首咏物诗,托物言志,抒发了诗人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的思想感情。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意,体会诗的思想感情,
整首诗明白易通,所以
教学时,
1、读诗,认识石灰。在把诗读正确之后,通过课外资料,抓住“千锤万击”“烈火焚烧”“粉骨碎身”这三个词语,让学生反复诵读,想象情景,让学生理清了石灰的生命历程:千锤万击(石块出山)→ 烈火焚烧(成为生石灰)→(水中浸泡),粉身碎骨(成为熟石灰) → (粉刷墙面),留下清白(美名)。
2、赏读,领悟正气。学生在诗句中抓住关键词语了解了石灰不平凡的一生后,庄老师让学生说一说,“千锤万击” “烈火焚烧”“粉骨碎身”对于石灰来说意味着什么,对于于谦来说,又意味着什么?
学生说“从‘千锤万击’、‘烈火焚烧’体会到了石灰的‘韧性’、‘坚强’”,对于于谦来说,这意味着他经历了无数的磨难。紧接着庄老师要求学生抓住“清白”这个词进行理解。有学生说“‘清白’这个词有两个意思,一个是说东西很白净,另一个是说一个人的品质很高尚。通过这个词,想到了历史上的仁人志士。”并说了诗作中“借物言志”的写法,从而让学生在想象石灰经历千锤顽疾,烈火焚烧这些磨难的痛苦,深切地感受到了石灰的高尚品质的同时,还感受了于谦坚决与恶势力斗争的品质。
领悟诗情,需要有一个步步深入的过程。成功的课既要实在,又要技巧。
再读这首诗,学生的朗读充满了正义之感。
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互动的过程,相信学生,给予学生思考发言的空间,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沉稳的倾听,恰当地评价,让课堂充满生机,学生学得踏实,学得快乐。这点,也是我正在学习和继续学习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