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简单”中挖掘“不简单”——听“认识众数”有感
众数是统计与概率领域新增的教学内容,它和平均数、中位数一样,都是一种统计量,分别从不同角度反映数据的整体状况,在统计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也非常广泛。听了“认识众数”这节课,对这一看似简单的课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
一、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兴趣是探究的起点。课堂引趣,要“精”,要根据所学内容,创设一个引人入胜的情境。一开始先从小王应聘入手,创设这样一个情境,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 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教学不但因两者有不可分割的渊源,互为依存,而且这种整合也是数学应用思想的延续和发展。在教学求一组数据的众数时,我让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教学。而在研究求一组数据的众数中,教材上主要是要求学生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让学生直观感知众数。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学生通过操作学习,尝试着自己来出题求一组数据的众数。这种自学探究活动的开展,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是学生进行“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基础载体。学生能学的教师绝对不讲。借助于信息技术这一软件载体来学习求一组数据的众数,通过信息技术的链接、转换功能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观察、比较、思考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且丰富了原有的知识结构,增加了对知识深层面联系的感知。
三、练习多样有层次
老师设计的练习形式比较多样化,而且有层次,通过练习可以看得出学生完全掌握了求众数的方法,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总之,我觉得只有把握好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者两者应有的尺度,才能更好的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并能收到最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