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教育科研>>学校教研>>教学反思
《秋天》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11-09-21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吴建平


今天执教的苏教版语文第七册第一组课文《秋天》第二课时,上完课有这样一些想法:

    一、课前预设的教学目标基本达成。比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秋风的特点,感受人们愉快的心情,想象在秋天的田野上挥洒汗水辛勤劳动的情景。学生触摸到了语言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朗读起来便多了些神采,不仅语调变了,连音色也似乎更亮了。课中进行精心指导,部分学生的能做到有感情地读,但还有一些学生语感较差,未能达成。

    二、抓住拟人、比喻修辞手法,体会作者情感。课文中大量地运用拟人的手法来表现秋天的调皮可爱、各种植物的具体特征,从而来表现作者喜爱秋天的情感。学生通过反复地朗读来感悟,对拟人手法有了更深的认识。

三、这首诗歌并不深奥,语言优美,也有童趣。它采用总分总的手法,运用形象的比喻、拟人等手法,给我们描绘了秋天的特点,表达作者的热爱、赞美之情。无论是文章结构,还是形象的描摹手法都非常有特点,值得借鉴学习。课后即安排了一个练习:选择诗歌中描绘的一种景象,以“走进秋天”为题,将描绘这种景象的诗句改写成一段话。如果有时间在课上完成,效果会更好。

四、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还要多加锤炼,能更生动,富有感染力。另外,时间的把握还不够精准,这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加以重视。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夏溪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7号
武进区嘉泽镇夏溪花溪路   联系电话:0519-83581249   邮编:213148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