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之链》教学反思
夏溪小学 蒋波
前几天刚上完《爱之链》这篇课文,反思自己的教学,我觉得能借助文本语言,发展孩子们的语言,给他们提供一个表达感受、运用语言的平台。
一、 情感导入,激发兴趣
《爱之链》是一首爱的赞歌,解题前的导入十分关键。教师充满激情的导入语言一下把学生引到了那飘雪的寒夜,引到了浓浓的爱的氛围中,学生急于学课文的情绪便被点燃。因此,课前我精心设计了导语,效果是较好的。
二、抓住细节,精读感悟
高年级的课文篇幅长,每一段都精讲、细讲肯定是不现实的。我在备课钻研教材时,就发现这篇课文第四小节是课文第一部分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语言的绝好材料。在第一部分的教学中,我就以第四小节为突破口,让学生反复读第四小节,每次读都有不同的要求:1、自由读,老妇人的内心会是怎样的?;2、速读,乔伊是怎么做的?从中体会出了什么?3、感悟读,让学生找出这段话中的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然后再指导朗读;4、学生静心默读,谈谈自己从细节描写中发现了什么。这样能够以点带面,把相关的片段串联起来,在教学时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样既能很好地突破重点,又能使课堂环节环环相扣。
三、掌握方法,自主学习
对于高年级的孩子来说,掌握学习方法非常重要。因为到了高年级,孩子们更多地要尝试自己学习,等升入初中、高中以后,学习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爱之链》这串爱的“金链”上有两个小故事,在课堂教学中,我指导学生精读第一个小故事,而这第一个小故事,着重又是第四小节(乔依对老妇人具体帮助的小节)的朗读感悟,而对第二个小故事,则放手让学生自学,完成填空:到了小餐馆,老妇人看到了(),突然想起了(),于是就()。(这样的设计,避免了课堂上的烦琐分析,设想是引导学生通过读书把课本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五、展开想象,续写故事
学生在学完全文后,我引导学生练习写“乔依醒来后……”。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升华文章主旨。
缺憾:
1、准备工作做得不够充分,教学设计还未能了然于胸。
2、学生的朗读还不够到位。一是因为教师自身朗读技能欠佳,平日朗读训练流于形式,没成效,因而关键时也“囊中羞涩”;而是由于学生的内心还不能真正走进文本,并不能从感动中学会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