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周五)下午,我参加了唐春燕老师的校级研讨课,几点感触与大家交流、
1、 唐老师执教的《李广射虎》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的指向性十分明确。上课伊始,教师就出示了本课要实现的四个学习目标。上课就围绕着这教学目标深入展开,应该说学生在学习任务的驱动下进行了高效学习,教师说得很少,把时间留给了学生,少了很多花架子,走得是一条实用主义的道路,效果也很明显。
2、 在完成第3点学习任务时,教师用一个填空的形式帮助学生概括课文内容和李广的个性特点,这很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因为三年级的学生对一篇文章的独立概括能力还不是很强,这种半扶半放的训练,能帮助学生找到概括的方法,促进能力的养成。
3、 在学习目标的设定中,第4点“能背诵《塞下曲》,在课文中找出与一二诗句向对应的段落,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诗句的意思”,个人觉得“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诗句的意思”显得难度大了点,因为从学生的反馈来看,情况不是很好,可否在第二课时的教学解读文本、学生理解感悟的基础上,再表达诗句的意思,这样可能效果会好一点,这一点有待与唐老师进一步商榷。
另外,对本学期提出的预习谈一点个人想法:
我个人非常赞同提前预习的重要性和价值所在。不同的年段对预习的要求也大相径庭,低段主要是学生要做三件事:一读准课文;二标小节序号;三圈生字。我们在布置预习作业时要设计安排好预习内容和时间,《小学语文教师》中的预习单我们可以借鉴一下,对我们启发很大。同时,预习的反馈也很重要,坚持检察督促,才能养成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让我们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