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教育科研>>学校教研>>教学理论
常态课下的精彩
发布时间:2010-05-24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王雨峰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式各样的优质课、观摩课、示范课纷纷粉墨登场,名师、新秀的精彩课堂演绎让人陶醉。可是,在实际教学当中,常态课往往很难有这样的教学效果,因为它受到日常工作进度及工作量的限制,不可能每个教学环节都细细推敲琢磨。然而,正是这实在、真切的家常课才是构成日常教学的主体,因此,上好常态课才是教师需要下力气去琢磨的。
  
  一、培养习惯细水长流
  
  据统计,专心听讲、积极举手发言、注意读写姿势、作业认真仔细……”这些是教师在课堂上出现频率最高的常规指导内容。叶圣陶先生说得好:好的习惯使人终生受益。小学生们正处于人生的起跑线,良好的学习习惯直接决定其学习效率的高下,影响其学习兴趣的形成。从长远看,则关系着学生个人的终生发展。
  然而,当这些习惯性常规在课堂上反复提醒得多了,势必成为教条,学生会闻之而无动于衷。教师不妨开动脑筋,不断变换新的方式,提高学生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主动意识。
  在低年级的课上,笔者曾听到这样一首问答式的儿歌:(师)谁的耳朵灵?(生)我的耳朵灵。(师)小手摆摆好,(生)两脚放放平。一念完,只见学生早已齐刷刷地坐正了。没有老师板着脸孔的说教,轻松活泼的儿歌发挥了指挥棒的作用。在和谐的氛围中,伴随着轻快的节奏,小朋友们很快地进入了良好的听课状态。
  在中高年级的课堂上,当同学们悄悄走神、听讲倦怠的时候,有的老师会这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善于倾听就是善于学习的表现我们渴望能再次听到你独到的见解。教师温和而简短的话语看似不经意,却如清泉石上流一般静静地流淌在学生的耳际。几个走神的孩子马上若有所悟地抬起了头,胆小而羞怯的孩子因为得到了鼓励,再次举起的手变得坚定而自信了。
  对于书写习惯的培养,倾心倾力的老师会不遗余力地从细微之处入手。如示范书写,老师会从笔画、笔顺、结构到姿势,根据每个字的特点以及学生的书写实际指导,绝不平均用力,而是有所侧重地点拨。让人、从中感受到蕴含在家常课中的真实、朴实、扎实,它绝不是一时的应景之作,而是在突显课堂的生命——实效。
  
  二、循学而导水到渠成
  
  相信老师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如果课前对教学的每个步骤都思考安排得非常周全细致,那么课上会错过许多不曾预约的精彩。因此,在对常态课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可采用条纲或框架式的流程图,让更多精彩的细节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学情即兴地生成。如《落花生》一文,教师在同学们提出的诸多问题中,最后梳理出了一个关键性问题:为什么做人要像落花生一样?在教学《田忌赛马》中,教师从学生的提问里找到一个提纲挈领式的概括性问题,即田忌是如何在赛马中获胜的?这便是课堂上分散与集中,的应和。至此,课堂便找到了统一探研的路径,而这条路径完全是在大家交流、思考、分析、探讨后形成的,学生们更容易产生研读、探究的热情,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可见,只要能遵循学生的学情,并积极正确地去引导,许多教学难点必然会迎刃而解。
  
  三、读写结合推波助澜
  
  在公开课上,为了达成多元的教学目标,学生动笔练习的时间往往是不能充分保证的。常见的是,对于生字词,学生会动口一遍遍读过,而动笔书写巩固的却廖廖无几。老师会选择重点精彩的语段引导学生热热闹闹地感悟,却很少会提倡他们用笔来抒写自己的感受。说的过度强化,占据了本该属于写的时间,致使写的弱化。对于这一点,教师在常态课教学中应该有清醒的认识。
  语文课上的识字多为随文识字,这为学生学习字词句提供了语境和可模仿的规范的语言。但是,罗列在课后的生字是分散的,彼此间缺少必然的联系。此时,学生需要得到的帮助是将分散独立的生字进行有效的归类,以便于识记。
  一位教师在指导《蟋蟀的住宅》一文中的生字时,发挥了适时且有效的主导作用。请看这段课堂实录。
  师:请同学们声音响亮、准确地读一读生字格中的十三个生字。
  生:(响亮有序地读)宅、蔽、弃、毫、遇、择、址、穴、掘、搜、倾、扒、抛。
  师:你们看,哪些生字部首相同,结构相似,可以放在一起识记的?
  (学生找出择、掘、搜、扒、抛五个同偏旁的动作词,归类后,认真地按照形声字的字形特点以及老师的示范开始识写。)
  师:除此之外,你们觉得还有哪些生字难写难记呢?
  (学生的问题集中在,于是教师集中指导,分解笔画,示范书写。对于剩下的汉字,学生则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自主地书写识记。)
  如果说汉字的识写是语文学习的奠基石,那么朗读感悟、抒写情怀则是撑起语文素养的支柱。在常态课上,如果老师能结合阅读教学让学生有感而发,练写语段,不失为一种提高学生整体语文素养和能力的良好方式。诚如这位老师在教《一面五星红旗》时安排的一个补写片段:
  师:当这位留学生发现床头的花瓶里有一束美丽、芬芳的鲜花,花丛中插着那面心爱的五星红旗,他一定有太多的话想对面包店老板说。想想这位中国留学生会怎么做?说什么?把它写下来。(提示句式:中国留学生___________,对面包店老板说:_____________。)
  五、六分钟后,学生根据自身对文本的理解,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想法,真正体现了多元解读。
  笔者认为,阅读感悟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交流上。正所谓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海不辞水,故能成其深。试想,如能每天给予学生几分钟静思默想、动笔抒写的机会,调动全员参与其中,久而久之,交际写作一定不再是件让他们头痛的事。琅琅的书声与刷刷的笔耕相伴,这是语文课独有的标志,学生的语感训练便是如此日积月累而成的。
  常态课不同于观摩课、评优课的精雕细琢,不同于观摩课、评优课的细致奢华。然而,只有常态课,才是真正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和谐发展的主渠道。
  常态课如涓涓细流,追寻的是一种平常的淡然,是一种逐渐渗入式的稳重,是一种脚踏实地的勤勉。让我们在淡然中求索,在稳重中沉思,在勤勉中实践,上出常态课的精彩!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夏溪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7号
武进区嘉泽镇夏溪花溪路   联系电话:0519-83581249   邮编:213148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