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课题网站>>已结题课题>>市级课题>>利用花木文化资源打造学校诚恒文化的行动研究>>诚恒课堂
黄鹤楼送别
发布时间:2012-11-22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袁晶亚

 

黄鹤楼送别(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及能通过文诗对照,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初识古诗,导入课文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亲人啊,朋友啊,常常因各种原因与我们离别。回想一下,你们送过谁?当时你有什么感受?
出示古诗。朗读古诗
人们读了这首诗,触景生情,根据这首诗编写成了生动具体、语言优美的故事。今天我们学习25:黄鹤楼送别。板书课题
二、疏通课文,了解内容
1请同学们打开书本,翻到第25课,自由读课文,(大屏幕出示)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到难读的词句多读几遍。
(2)、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疏通课文
(1)检查词语:烟雾迷蒙   繁花似锦   杨柳依依   沙鸥点点   一江春水   浩浩荡荡
读了这些词语,你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你还有哪些词语形容这美丽的春天呢?
(2)读第一小节,了解第一小节写了什么?相机区别“饯行”和“送行”。
(3)朗读第二小节,理解俯临长江,飞檐凌空;指导朗读第二句话
 (4)朗读第三小节,“饮、暂”正音。理解“誉满天下”的意思。补充孟浩然与李白的相关资料。分角色朗读。
(5)朗读第四自然段,理解“伫立”,指导朗读
(6)朗读第五自然段,理解“按捺不住、脍炙人口”。拓展的李白的名诗。再诵古诗。
3、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再读课文,诗文对照。
1、看看课文中的哪些话变一变可以解释第一句诗,哪些话变一变又可以解释第二、第三、第四句诗?边看边想,把重要的句子划出来。
2、默读课文,诗文对照
3、交流。
4、总结全文,再读古诗
四、作业:
1、完成习字帖,写好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给家人听,请他们为你打分。
3、课后收集并积累关于送别的诗句和名言。
 
板书     黄鹤楼送别
          饯行话别
           送别吟诗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夏溪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7号
武进区嘉泽镇夏溪花溪路   联系电话:0519-83581249   邮编:213148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