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课题网站>>已结题课题>>市级课题>>利用花木文化资源打造学校诚恒文化的行动研究>>诚恒课堂
望 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武进区夏溪小学 江伶
发布时间:2012-11-22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江伶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3个生字,在朗读中理解文中的词语。
3.理清文章脉络,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4联系课文内容,感受课文第二自然段描绘的月夜意境,受到美的熏陶
二.教学重点:
理清文脉,抓住关键词句体会感受课文第二自然段描绘的月夜意境。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板书“月”,大家看是什么?知道与月亮相关的诗词或传说吗?
自古以来,人们都与月有着不解之缘,爱月之人常常寄情于月,将月入诗入画入文,今天,我们就与著名作家赵丽宏先生一起来望月。(板书课题)
2. 一起来读课题。
此刻月光皎洁柔美,让我们一起轻轻地再读一遍课题!
二.自读课文: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读课文。出示自学要求:
(1)标好小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圈出不理解的词。
(2)思考:课文中写了谁在哪里望月,他们眼中的月亮分别是怎样的?
三.反馈自读,理清文脉:
1.课文共有几小节?
(有没有不同意见?讲解删节号:这是删节号,由12个小圆点组成,表示文中整行或整节内容的省略。
2.课文写了谁在哪里望月。
(1)课文写了我和小外甥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在江轮的甲板上望月。
小外甥(读音:甥读第一声,在外甥这个词中要读轻声。)
(2)我看到了怎样的月夜美景?
①请同学来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②镀的字形与原意,指导书写。(左窄右宽,左右两部分顶部对齐,右边度的长撇要过金字旁的竖提)
(3)正在我被这月夜美景所陶醉时,小外甥也来到了甲板上和我一起望月,并与我进行了愉快的交谈,请同学们开火车来读一读课文的3-20自然段,想一想:我和小外甥主要谈了哪些内容?
①在这部分内容中,你有哪些不理解的词吗?提出来和大家讨论一下。
沐浴(本来是洗澡的意思,联系上下文想一想是什么意思)
瞳仁(瞳孔)、不假思索指导朗读、清幽旷远
云絮(一条一条的云朵像絮片一样,形容云很轻,很淡,像轻轻的面纱)
舱指导书写(舱左右结构,舟写得瘦一些,横变提,右不出头,仓撇短捺长,端正稳当。)
②这一部分,我和小外甥主要谈了哪些内容呢?那么小外甥眼中的月亮又是怎样的?
(4)课文的最后一小节谁来读一读,想一想,这一自然段讲了什么?指名读。
(5)课文就是以望月为线索,先描写了(      ),接着写了我与小外甥(    )、(     )的情景,最后写了(           )。
四.品读我眼中的月亮。
1.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跟随文中的“我”走进这融融月色,欣赏月光下的长江。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想一想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描绘这月夜美景的。
2.作者由江面到长江两岸再到江天交界处,由近及远地为我们描绘了他所欣赏到的月夜美景,请同学们展开想象读第二自然段,读到让你喜欢的词语或句子用笔画下来,小组内交流一下自己的感悟,并练习着读好这句话。
3.预设:
▲安详,是一个让人心动的词语。它本是用来形容人表情平静,动作从容。用在月亮的身上,让月亮仿佛也有了生命,有了温情,显得从容而优雅。“清辉”写出了月亮光的特点,它不像太阳光那么刺眼,而是很柔和,很皎洁。
▲跳动:把月光照耀下的江面明暗不定,动摇不定的情形形象地描绘出来了。
▲剪影、伸展、起伏、隐隐约约
在江边上一大片浅水滩,长了很多芦苇,就叫“芦荡”。月光下,芦荡、树林和山峰只留下了黑色的轮廓,如黑色的纸剪下来贴在远处似的。这就叫“剪影”。
▲镀:联系上下文想一想,文中谁为谁镀上了这美丽光亮的花边。月光均匀地洒在江两岸景物的黑色剪影上面,闪闪发光。
4.展开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四.小结:
     今天,我们欣赏了美丽的月色。下节课,我们一起欣赏关于月亮的美妙诗句和小外甥美好而奇特的幻想。
五.作业:
1.完成习字册本课生字的描红与书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                  望月
                                 小外甥
月夜美景(江面、江两岸、江天交界处)
                      背诗、交谈
                      展开幻想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夏溪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7号
武进区嘉泽镇夏溪花溪路   联系电话:0519-83581249   邮编:213148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